惊痫第三
相关推荐
-
可发汗证
可发汗证 大法春宜发汗.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自发热,阴弱者自汗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 大枣(六个) 咀,水三升 ...
-
第四十七章:小儿手足口,一诊后痊愈(朱国琪原创)
朱国琪(三眼道人原创) 手足口病是夏季多发的一种小儿常见病,主要以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的斑丘疹或者疱疹为主要特征,有时膝关节以及肘关节出现皮疹,有时伴有发热症状,部分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以及脑 ...
-
小儿盗汗,不一定都是阴虚
小儿盗汗,不一定都是阴虚 盗汗和阴虚有没有必然联系,在传统的旧观念中,遇到盗汗,都会想到阴虚,然而,实际的情况往往并不一定如此.在临床中盗汗不一定是阴虚,而是体内有郁热不得宣泄的结果.下面我们看这一案 ...
-
《备急千金要方》惊痫第三
(论三首 方十三首 灸法二十六首) 论曰∶少小所以有痫病及痉病者,皆由脏气不平故也.新生即痫者,是其五脏不收敛,血气不聚,五脉不流,骨怯不成也,多不全育.其一月四十日以上至期岁而痫者,亦由乳养失理,血 ...
-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撰.三十卷.第一卷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撰.三十卷.第一卷
-
《备急千金要方》论治病略例第三
夫天布五行以植万类,人禀五常以为五脏,经络腑输,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易>曰∶非天下之至赜,其孰能与于此?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循旧,省病问疾,务在 ...
-
《备急千金要方》养胎第三
(论二首 方二十三首 禁忌一首 逐月养胎二十首) 论曰∶旧说凡受胎三月,逐物变化,禀质未定.故妊娠三月,欲得观犀象猛兽,珠玉宝物,欲得见贤人君子盛德大师,观礼乐钟鼓俎豆,军旅陈设,焚烧名香,口诵诗书, ...
-
《备急千金要方》口病第三
(论一首,方五十九首,灸法二首) 论曰∶凡患口疮及齿,禁油.面.酒.酱.酸.醋.咸.腻.干枣,瘥后仍慎之.若不久慎,寻手再发,发即难瘥.蔷薇根,角蒿,为口疮之神药,人不知之. 凡口中.面上息肉转大,以 ...
-
《备急千金要方》诸散第三
(例一首 方七首) 例曰∶大法春秋宜服散. 八风散 治风虚面青黑土色不见日月光.香港脚痹弱准经面青黑主肾,不见日月光主肝,宜补肾治肝方. 菊花(三两) 石斛 天雄(各一两半) 人参 附子 甘草(各一两 ...
-
《备急千金要方》贼风第三
(论一首 方二十九首 灸法六首) 桂枝酒 治肝虚寒,猝然喑哑不声.踞坐不得.面目青黑.四肢缓弱.遗失便利. 桂枝 川芎 独活 牛膝 薯蓣 甘草(各三两) 附子(二两) 防风 茯苓 天雄 茵芋杜仲 蒴 ...
-
《备急千金要方》伤寒膏第三
(方三首) 青膏 治伤寒头痛,项强,四肢烦疼方. 当归 川芎 蜀椒 白芷 吴茱萸 附子 乌头 莽草(各三两) 上八味 咀,以醇苦酒渍之,再宿以猪脂四斤煎令药色黄,绞去滓,以温酒服枣核大三枚,日三服,取 ...
-
《备急千金要方》肝劳第三
(论一首,方二首) 论曰∶肝劳病者,补心气以益之,心旺则感于肝矣.人逆春气则足少阳不生,而肝气纳变,顺之则生,逆之则死,顺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关格,病则生矣. 猪膏酒方 治肝劳虚寒,关格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