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锢囚锋
【题组1】(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10~11题)由于锋面移动速度不同,导致两个锋面叠加,造成了美国芝加哥地区某年3月24日的一场暴风雪。下图示意当时地面天气及天气系统剖面。据此完成10~11题。

10.C 图中两个锋面叠加,左侧的锋面追上右侧的锋面,冷锋前的暖空气都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
11.A 造成了美国芝加哥地区某年3月24日的一场暴风雪,所以未来几小时气温下降。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




温馨提示:锢囚锋与准静止锋的不同如下:
1.锋线两侧气团不同
锢囚锋锋线两侧都为冷气团,分别是原先冷锋后面的冷气团和暖锋前面冷气团,暖气团被抬离地面,锢囚在高空,近地面冷气团的上方。形成锢囚锋的冷气团势力要比暖气团势力强大的多。
准静止锋的锋线两侧,分别是冷气团和暖气团,暖气团沿锋面爬升到冷气团上空。一个地区是受冷气团影响或者暖气团影响。形成准静止锋的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因而准静止锋往往会在一个地区来回摆动。
2.降水区不同
锢囚锋具有冷暖锋的特点,锋面过境时,两侧均为降水区,先是暖锋云系和连续性降水,而后转为冷锋云系和阵性降水,降水持续时间往往没有准静止锋降水持续时间长。
准静止锋理论上的降水区在锋线一侧,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
3.出现时间地区不同
我国的准静止锋主要有:华南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因发生地区不同出现时间也各不相同。

温带气旋锢囚锋主要出现在中纬度,常见的有春季时我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和美国,地形锢囚锋主要出现在4-6月华南地区和冬季的青海湖附近以及云贵高原北部的锢囚低涡。
1.暖式锢囚锋,暖锋前的冷气团比冷锋后的冷气团更冷;
2.冷式锢囚锋,冷锋后的冷气团比暖锋前的冷气团更冷;
3.中性锢囚锋,锢囚锋前后的气团属性差别不大。
1.温带气旋中冷锋追上暖锋
(1)形成过程:左侧的冷锋移动较快,追上了前面的暖锋,冷锋前的暖空气都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冷锋后面的冷气团和暖锋前面冷气团的交界面称为锢囚锋。

2.锋面受山脉阻挡形成的地形锢囚锋
华南锢囚锋:每年的4-6月份,我国冷锋南下经过南岭(两广丘陵)受地形阻挡,风速减慢,到达华南沿海地区时,冷气团逐渐变性,锋面稳定少动,当第二条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如下图:

3.两条冷锋迎面相遇
(1)青藏湖锢囚锋:冬季时,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股,一股是经南疆盆地后,逐渐溢入青藏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进入青海西北部的“西路冷空气”;另一股是经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向西回流倒灌的“东路冷空气”。这两股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形成青海湖锢囚锋。冷锋前的暖空气都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冷锋后面的冷气团和暖锋前面冷气团的交界面称为锢囚锋。如下图:

(2)云贵高原锢囚低涡:当较强的偏北风遇到秦岭阻挡分支南下,一支绕流四川盆地,一支绕流江汉平原,两支气流在贵州北部辐合而形成“锢囚低涡',冷锋前的暖空气都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其强度较小,但带来的降水量较大。

锢囚锋形成后,暖空气被抬升到锢囚点以上,使云层变厚、降水增加、降水区域扩大。
【题组2】在锋面气旋中,由于冷锋的移动速度较快,冷锋追上暖锋而形成的天气系统称为锢囚锋,读下面“锋面气旋与锢囚锋的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


1. B 根据题干中的锢囚锋的概念和图示可以看出,m侧空气最冷,势力最强,冷锋前的暖空气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n侧空气较冷,势力较暖空气弱,锋面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运动, B符号正确。
2. D 根据地1题判断,锋面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运动, P处将经历锋面过境,出现阴雨天气。
【题组3】同一锋面气旋中,当冷锋锋面移动速度加快,追上暖锋锋面,则形成了锢囚锋。读图完成下列3~4小题。


B.


D.

3.C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冷锋锋后,乙地位于冷锋锋前,丙地位于暖锋锋后,丁地位于暖锋锋前,甲地气压低于丙地,甲地多阴雨,丁地风力大于甲地。
4.A同一锋面气旋中,当冷锋锋面移动速度加快,追上暖锋锋面,则形成了锢囚锋,符合戊、己两地附近锢囚锋的是A。
【题组4】下图为华北某区域 T1 到 T3 时刻气旋周围锋面的分布与发展过程示意图。T3 时刻卫星云图显示该区域形成很厚的浓云,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据此完成6~8题。



B.


D.

6.B 根据图示信息,a的气压为1000-1004,b为1004以上,故b>a,ab之间的连线的气压值是先降至1000以下后又升到1000以上,符合该变化的是乙图。
7.C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从 T1 到 T3 时段经历了气旋中心天气(阴雨天气)、冷锋后天气(阴雨天气)、准静止锋天气(阴雨天气),因此该时段的甲的天气一直是阴雨状况,始终没有放晴,据此分析选C。
8.A T3 时刻显示甲、乙两地间的锋面是锢囚锋。结合T1 到 T3 时段的锋面发展状况可知,该锢囚锋是冷锋追上暖锋形成的。该锋面特征是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形成的。其中,甲后方为更冷气团,其前方为冷气团,在这两类冷性气团间为锢囚住的暖气团,据此分析选A。


9.C 由图可知,阶段1, 正常的气旋,冷锋暖锋结构正常,阶段2,冷锋移动速度明显快于暖锋,冷锋追上暖锋形成铜囚锋,所以此时暖锋移动速度较慢,可能是受到美国东部山脉和高原的影响。
10.D 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当冷锋追上暖锋形成锢囚锋之后,雨区会扩大,所以图中的D选项正确,合的区域雨区范围大,分的区域雨区正常分布。
11.A 锢囚锋锋线两侧均为冷气团,气压差小,所以风力等级低,影响时间长。
【题组6】云贵高原北侧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常出现一种地方性天气系统——“锢囚低涡'。较强的偏北风遇到秦岭阻挡分支南下,一支绕流四川盆地,一支绕流江汉平原,两支气流在贵州北部辐合而形成“锢囚低涡',其强度较小,但带来的降水量较大。下图示意一次“锢囚低 涡'控制下的天气形势。据此完成12~14题。

12.D 由材料可知,“锢囚低涡”形成于两支冷空气的辐合,受秦岭的阻挡,冷空气分两支绕流,一支绕流四川盆地,一支绕流江汉平原,受其影响,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都会气温骤降,D项正确;气流在贵州北部才辐合形成锋面和低涡,降水应出现在贵州北部附近,四川盆地处在锋后单一冷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材料中并未提到“锢囚低涡”出现的季节,且该天气系统较为常见,无法根据它的形成判断渭河平原和云贵高原的物候特征,AC排除。
13.B 由材料可知,“锢囚低涡”的形成过程中,气流受地形阻挡被分流,势力减弱,所以强度低,①对;南下的冷空气在贵州北部受地形阻挡重新汇集形成“低涡”,停留时间长,降水时间长,④对;分流的东支回流经过江汉平原增湿明显及当地暖气流湿度大,导致降水量大,②对;云贵高原的暖气是被迫抬升,上升气流并不强烈,③排除。
14.C “锢囚低涡”过境为冷锋过境,所以过境后单一冷气团控制,贵州北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日温差增大,风力减小。
2017年2月20~22日青海地区经历来自北疆地区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对青海湖周围牧业产生影响。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股,一股是经南疆盆地后,逐渐溢入青藏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进入青海西北部的“西路冷空气”;另一股是经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向西回流倒灌的“东路冷空气”。这两股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形成青海湖G锋。图8示意21日20时青海湖G锋位置。

15. (1)左侧方框:弱;右侧方框:强。(图略)
(2)西路冷空气受高大山脉的阻挡,阻挡作用强,势力较弱;东路冷空气经过地势低平的河西走廊和河谷地区,阻挡作用弱,且有峡谷效应,势力较强。
(3)赞同:出现剧烈降温、大风、暴雪等天气,破坏牧业设施,使牲畜患病或冻死;阻断交通,影响牧业饲料供应和牧产品外运。不赞同:不处在放牧期,牲畜多为圈养,便于采取防灾减灾措施;牧民已提前储备越冬饲料,减轻灾害危害。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我国冷锋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冷气团逐渐变性,锋面稳定少动,当第二条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在4~6月。下图为某年5月16日8时华南地区锢囚锋示意图,锋线把图中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盛行气流I、I、III.该时段前后,北部湾北岸出现连续暴雨天气。

16.(1)经过南岭( 两广丘陵)受地形风挡,风速减慢。随着纬度降低,南下的冷气团逐渐升温,锋面两侧气压差减小。锋面势力减弱,该时期北上暖气流受南下冷气团阻挡,大尺度环流形势较稳定,冷锋得以维持。
(2)(较为)暖湿。理由: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挟带了较多的水汽,且经过华南热陆面加热,气流温度较高。
(3)三支气流辐合抬升形成锋面气旋,上升气流强烈气流II、III性质湿润,水汽充足。锋面稳定少动,雨带停留时间长。
(4)与7、8月相比,4-6月冷锋能够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与冬季相比,此时冷空气势力较弱,滞留时间较长。4-6月(气流)偏南风较强,登陆挟带丰沛的暖湿水汽。
来源:地理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