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以“燥”为主,中医的“温燥”“凉燥”,知道该如何区分吗?

(0)

相关推荐

  • 干燥综合症的中医治疗

    干燥综合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好发中年以上的妇女. 由于疾病缠身,久治不愈,可导致机体免疫性能下降,内分泌紊乱,组织器官水液代谢失常,这种腺体受限或丧失,故本病的临床表现为口干舌燥,咽干喉干,味觉 ...

  • 中医提醒:冬季洗澡太勤 皮肤瘙痒症找上你

    冬季寒冷干燥,学多人都容易皮肤干燥,有的人认为经常洗澡能使肌肤更滋润.那么真的是这样吗?中医提醒大家:冬季洗澡太勤很容易得皮肤瘙痒症.那么这是为何呢? 冬季皮肤瘙痒症是指发生于冬季,以皮肤瘙痒为主要表 ...

  • 【中医舌诊:燥苔 糙苔 滑苔】1、燥苔

    [中医舌诊:燥苔+糙苔+滑苔] 1.燥苔-----吐泻伤津 舌苔干燥偏白:体内水液循环不佳: 舌苔干燥而色黄:为胃热炽盛,损伤津液: 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   建议:滋润双耳粥+按摩手太阴肺经 ...

  • 56讲 温燥 气分证治(2) 凉燥证治 大头瘟概述

         (4)肺燥肠闭      同学们,上节课讲了秋燥里边,温燥病的气分证的三种类型.今天接着往下讲,第四种--肺燥肠闭. 临床表现 它的临床表现:咳嗽不爽而多痰,胸腹胀满,便秘,舌苔干燥,脉滑. ...

  • 凉燥非燥——仝小林辨治凉燥证经验发微

    中医书友会第1244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仝小林认为凉燥非燥,实乃阳气不足,难以蒸化津液,布散滋润全身,进而形成皮肤.黏膜.五官的干燥诸症,尤多见于中老年阳虚患者.遵循中医" ...

  • 凉燥、温燥,秋季的“燥”要如何应对?

    今天 上次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一下秋燥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具体表现,想回顾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为何秋季主燥?秋燥对人的影响有哪些?> 今天,我们来详细的聊聊秋燥的应对之法. 首先,&q ...

  • 中医经典语录1、燥者润之,急者缓之,散者...

    中医经典语录 1.燥者润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 2.欲潜其阳,必滋其阴,欲调其血,先调其气 3.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4.肺主治节,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水液 ...

  • 找回现代中医遗失的宝玉:燥之为病

    燥亦气交六化之一,用与湿反.经曰:燥以干之.又曰:燥胜则地干.盖藏府经脉,皆资水津为之濡润.故湿者水分之太过,而燥者水分之不及也(同一病水,复有水分.血分之别). 天地五方之用,东温南热,西凉北寒,燥 ...

  • 丁酉年少阴在泉民病冬温,风火燥犯肺而咳

    肺喻钟"肺体属金,譬如钟然".外感之邪,从外撞钟而咳:内伤之邪,从内撞钟而嗽.咳嗽的病因病机囊括无余. 外感咳嗽.最为常见,如辨证不清,治不得法,却不易见效. 一.外感咳嗽,当究六 ...

  • 体内湿气重怎么办?中医一招健脾和胃燥湿法,助你祛除痰湿身强壮

    体内湿气重怎么办?中医一招健脾和胃燥湿法,助你祛除痰湿身强壮

  • 秋季的凉燥要如何应对?

    秋燥原因 秋天是天气下肃,收敛的季节.在秋季,人体气机也会往回收敛,体表不出汗,相应的,身体很多有黏膜的部分就会变得干燥起来,比如口腔干干的,鼻子干干的,皮肤感觉干等. 凉燥的表现 1.有一点清鼻涕! ...

  • 燥感冒‖温燥感冒桑杏汤、凉燥感冒杏苏散

    轻宣外燥-{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 轻宣外燥 {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 [方剂]:杏苏散 [组成]:苏叶9g,半夏9g,茯苓9g,前胡9g,桔梗6g,枳壳6g,甘草3g,杏仁9g,陈皮6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