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砥:赵之谦、沈曾植、陆维钊书法之比较

(0)

相关推荐

  • 大篆简草始有隶,晚清碑学蔚为风

    原创家櫪2020-11-20 14:28:00 家櫪(艺术家 考古研究者 ) ---原创作品 暗香 咏隶书 殷商甲骨.隶法程邈簒,释繁新结. 简化篆书,繁复中锋速书惬. 锦帛蚕丝传载,竹木简.草篆更迭 ...

  • 吕文明|古法的复活:清代碑学运动的实质——兼论邓石如的碑学实践

    中国书法的发展自二王以后,一灯相传,直至清代中晚期,随着阮元.包世臣和康有为等一大批书法理论家的宣导和实践,碑学开始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碑学在民国以后逐渐衰退,帖学重新振兴,到今天已 ...

  • 隶书的演变、发展简史(精选)

    概述 隶书起源于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隶书的历史遗存主要有二大类:简帛书(书写在竹木简牍和丝绸):石刻文字(包括碑刻和摩崖). 战国时期的一些帛书和简牍已可窥见篆书向隶书演变的迹象(如<长沙子弹 ...

  • 此碑被誉为隶中之草,用笔流利顿挫少。临石门颂02

    此碑被誉为隶中之草,用笔流利顿挫少。临石门颂02

  • 隶书简史

    隶书起源于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隶书的形式主要有三类:一是简椟类,二是石刻类,二是墨迹本类.其中简椟类隶书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石刻类隶书包括石碑镌刻和摩崖凿刻,是最重要的隶书存在形式,以汉代隶书为代 ...

  • 沈曾植的书法

    沈曾植<楷书东坡诗文轴>纸本楷书 88.2×46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释文: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传诵,每一篇到,欧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款署:楚圆五兄属书,寐叟.  钤印:沈君(朱文) ...

  • 张尊军:论沈曾植的书法

    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轩.持卿.乙.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 ...

  • 沈曾植的书法,“撅齿獠牙”不漂亮,为何还被誉为清末巨匠?

    清朝中后期,书法风尚开始转向碑帖融合,期间出现很多进入书法史的大家.清末民初的沈曾植,虽是大学问家,但其书法将碑体融合草书,有开宗立派之功,被誉为清末书法巨匠. 沈曾植 沈曾植(1850-1922), ...

  • 白砥 :碑帖融合——赵之谦、沈曾植、陆维钊书法之比较

    白砥  1965年生于浙江绍兴,本名赵爱民.1984年毕业于北京国际政治学院法语专业.198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 白砥:碑帖融合——赵之谦、沈曾植、陆维钊书法之比较

    白砥1965年生于浙江绍兴,本名赵爱民.1984年毕业于北京国际政治学院法语专业.198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鲁迅 ...

  • 沈曾植书法欣赏

    沈曾植(1850-1922) 沈氏书法早精帖学,得笔于包世臣,壮年嗜张裕利:其后由帖入碑,熔南北书流于一炉. 在书学上,沈氏首次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了碑与帖的联系发展脉络.在实践上早年攻帖学,仿黄山谷时尚 ...

  • 沈曾植的对联和绝笔书法

    沈曾植是学问大家,书法宗师,易箦前撰楹联平静如常,以学论艺,用典藴藉,措词舒缓而隽永,是无我胸怀.而其书法由帖融碑,独标高格,自来评价极高.此联如何?曾熙所言最妙:"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人 ...

  • 沈曾植的对联和他的绝笔书法

    沈曾植是学问大家,书法宗师,易箦前撰楹联平静如常,以学论艺,用典藴藉,措词舒缓而隽永,是无我胸怀.而其书法由帖融碑,独标高格,自来评价极高.此联如何?曾熙所言最妙:"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