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简草始有隶,晚清碑学蔚为风

(0)

相关推荐

  • 隶书的演变、发展简史(精选)

    概述 隶书起源于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隶书的历史遗存主要有二大类:简帛书(书写在竹木简牍和丝绸):石刻文字(包括碑刻和摩崖). 战国时期的一些帛书和简牍已可窥见篆书向隶书演变的迹象(如<长沙子弹 ...

  • 隶书简史

    隶书起源于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隶书的形式主要有三类:一是简椟类,二是石刻类,二是墨迹本类.其中简椟类隶书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石刻类隶书包括石碑镌刻和摩崖凿刻,是最重要的隶书存在形式,以汉代隶书为代 ...

  • 出身寒门,真、草、隶、篆却皆为“国朝第一”,靠的是铁砚精神

    邓石如像 1743-1805 邓石如专题 邓石如,即著名的"完白山人".邓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完白.故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清代集书法家.篆刻家.画家.文字学 ...

  • 楷、草、隶、篆皆可入款,看看这些名家怎样刻边款

    @篆刻微刻   据传,黄风气镌刻边款右手握刀不动,左手拿石章就锋而刻.每刻一字.印章必旋转多次,方寸之地刻上百十字,印面光洁如初,别有一番风韵.近代赵之谦.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等篆刻大家刻款,使用的 ...

  • 华世奎的书法,真、草、隶、篆诸体,无有不精

    近代,天津最著名的书法家当推华世奎.严修.孟广慧.赵元礼.其中,华世奎位列榜首.一方面是华的书法造诣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华曾任八旗官学教习,是清朝赏加二品顶带的大臣,可谓官高爵显. 华世奎出身旧盐商家庭 ...

  • 晚清'碑学'主盟书坛,何绍基为代表书家。...

    晚清'碑学'主盟书坛,何绍基为代表书家. 书法擅长诸体,尤楷书著称.现有其具代 表性作品供鉴赏,欢迎交流! 一一太康教委张存启#书法# #诗词# #书法爱好者# #这才是国风# #行书爱好者# #草书 ...

  • 君子不“器”——董其昌行书安排,及极简草法(后会有期)

    这是"百集系列讲座"的最后一集.朋友们,后会有期. 本节图文来自田蕴章系列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第100集:"田氏家族书法"与"器& ...

  • 古,真,草,隶,篆,行 辨 书法

    真草隶篆 辨 书法 真草隶篆是指汉字书写体的统称,具体可分为古文.楷书.草书.隶书.篆书.行书六种书写形式,即"古真草隶篆行"六体.如何才能对汉字的各个书体融汇贯通,灵活应用,这就 ...

  • 陶博吾书法欣赏!著名书法家,真、草、隶、...

    陶博吾书法欣赏! 著名书法家,真.草.隶.篆四书皆精,以大篆.行书成就最为突出.他的行书,全然不顾技巧.章法,凭感觉直书,随意而为,特别到晚年,更是纯真自然,无拘无束,使笔下作品有一种不假雕饰.稚拙天 ...

  • 除了小楷外,行、草、隶、篆是应该悬臂肘还...

    除了小楷外,行.草.隶.篆是应该悬臂肘还是枕腕呢?古人为什么是怎么选择的,又都有哪些利弊呢?这里选取了清人朱履贞在他的<书学捷要>中的观点,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可取的! 一.悬臂肘还是枕腕书法 ...

  • 书法艺术欣赏之楷,行,草,隶

    到汉末三国时期,隶书逐渐向两个方向发展,一路演变为楷书,另一路演变为草书(章草).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到南北朝时的北魏和隋.唐两朝,楷书达到高峰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