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读098|“酷吏”阳球

(0)

相关推荐

  • 灵帝刘宏悲惨的一家--高处不胜寒

    汉灵帝刘宏与汉桓帝刘志的血缘关系还是比较近的,因为他们同为汉章帝第6子.河间王刘开的后代.刘开有个儿子刘淑被封为解渎亭侯,他既是灵帝的祖父,又是桓帝的亲叔叔.刘淑死后,其子刘苌继承爵位,刘苌再把解渎亭 ...

  • 读通鉴(195)宦官的翻身

    读通鉴(195)第三次宦官革命 注:一个时代出了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是精英出了问题,精英们互相扯皮,就会出来很多的野心家. 宦官们本来属于底层的奴隶,但是他们慢慢掌握了皇帝这个工具,第一次帮顺帝复位成功 ...

  • 《东汉趣事》之三十一:阳球义愤诛王甫

    当初,渤海(古郡名,故址在今河北沧州)王刘悝(Kui)被贬为瘿(ying)陶(古县名,故址在今河北平乡县)王,想通过中常侍王甫请求复国,答应事成后给五千万钱酬谢.后来桓帝遗诏,恢复刘悝渤海王位.刘悝知 ...

  • 《东汉趣事》之二十九:窦武陈蕃战宦官

    元康元年(公元16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桓帝刘志去世,在位21年,享年36岁,没有子嗣.太后窦妙临朝,立解渎亭侯刘宏为帝,时年12岁,就是汉孝灵帝.任命城门校尉窦武为大将军,前太尉陈蕃为太傅,和司徒胡 ...

  • 读通鉴(199)一坏到底

    读通鉴(199)一坏到底 解读:汉灵帝把做坏事想清楚了,发现做坏事的好处,远大于做一个自律的好皇帝,而他曾和恒帝去比.他为什么和恒帝比? 因为他认为恒帝不不够坏! 光和元年戊午,公元178年 春,正月 ...

  • 读通鉴(78)酷吏是一种懒政思维

    读通鉴(78)酷吏是一种懒政 中三年(癸巳,公元前147年) 冬,十一月,罢诸侯御史大夫官. 夏,四月,地震. 旱,禁酤酒. 注:古代很多皇朝都有禁酒令,社会发展稳定的期间往往会禁酒. 三月,丁巳,立 ...

  • 汉书酷吏王温舒,阳陵人也。少时椎埋为奸。已而试县亭长,数废。数为吏,以治狱至廷尉史。

    ​王温舒,阳陵人也.少时椎埋为奸.已而试县亭长,数废.数为吏,以治狱至廷尉史.事张汤,迁为御史,督盗贼,杀伤甚多.稍迁至广平都尉,择郡中豪敢往吏十余人为爪牙,皆把其阴重罪,而纵使督盗贼,快其意所欲得. ...

  • 西汉酷吏张汤的自绝之路

    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中国正史体例中的<酷吏传>,张汤被列为第五号酷吏(第一号酷吏为郅都).班固在<汉书>中也有<酷吏传>,但未将张汤列入其中.两部正 ...

  • 武则天三大酷吏的结局

    <旧唐书·酷吏传>中记载的酷吏有23人,第一是来俊臣,第二是周兴,第三是傅游艺,第四是丘神勣,第五是索元礼,第六是侯思止,第七是万国俊.<新唐书·酷吏传>中记载的酷吏有16人, ...

  • 最大的酷吏:肆意横杀,著了本陷害杀人的书,还曾阴谋杀狄仁杰

    唐朝武则天时期,有三个最残酷的官吏,这就是索元礼.来俊臣和周兴.他们三个是同时期同等恶毒的酷吏.所以,只要提到其中一个,人们就会联想起其他两个.成语"请君入瓮"就直接源于来俊臣和周 ...

  • 告密者与酷吏,一般都不会有好下场!

    一个社会什么最重要? 有人说是物质财富,有人说是公平正义. 这些东西固然重要,然而永无极点. 物质财富不可能得到无限满足,公平正义也只能相对存在. 有一样东西则尤为重要,那就是安全感. 我们所讲的安全 ...

  • 酷吏来俊臣之亡(资治通鉴卷二〇六之三)

    司仆少卿来俊臣仗势贪求女色,一发现官吏百姓的妻妾有长得漂亮的,就千方百计要抢过来.有时修他指使人罗织罪名告发某人,然后假传武皇的命令夺了他们的妻妾,类似先后罗织罪名所杀的人不计其数.自宰相以下,他按姓 ...

  • 为巩固自己的皇权帝位,这个中国史上唯一女皇帝,用酷吏排除异己

    武则天作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她登上帝位的过程可谓是历经磨难.在她登上帝位之后,不得不四处提防有人不服从自己的命令,意图谋反.为了能够让自己的龙椅坐得更加安稳,她专门采取了两大极端的手段--告密制度和酷 ...

  • 129篇:改邪归正(1),武则天清除酷吏

    本文合计3400多字,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我国的古代历史,一点一滴地书写下来. <隋唐300年>第129篇 改邪归正(1),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