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78)酷吏是一种懒政思维
相关推荐
-
【武帝】三十四、霍去病之死
跨越俩千年的悬案 汉朝元狩年间的历史有俩显著的特点,一个是乱,一个是怪.高等官员接连死亡,死因都透着玄妙.尤其是霍去病的死亡,把元狩年间的离奇历史事件推向了最高峰. 我们先来看看这几年的奇特之处: 元 ...
-
《西汉趣事》之十二:亚夫饿死 太子被废
条侯周亚夫是绛侯周勃的次子.汉文帝后六年(公元前158年)冬,匈奴骑兵入侵上郡,文帝命周亚等六位将军率兵屯驻北境,防备匈奴.周亚夫当时任河内太守,屯兵细柳. 皇帝亲自慰劳军队,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直接驱 ...
-
周亚夫官居丞相,却因买盔甲而死,为何古代私藏盔甲这么严重?
周亚夫是西汉名将,早年以细柳营治军闻名,后来又以汉军主帅身份成功平定"七国之乱",他也因此凭借功勋出任丞相,从而实现了古代军人出将入相的最高人生目标.然而就是周亚夫这样一位功勋卓著 ...
-
汉代名将周亚夫:被饿死的显贵侯爷
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之子.汉文帝后二年,袭父爵为绛侯. 开始,周亚夫做河内郡守,当时有个老妇人许负,以善于看面相著名. 有次,周亚夫请她到自己的官府中,为自己看相.许负对他说:"您的 ...
-
十四、转型
孟子曰: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往往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权力具有天然的膨胀性和向恶性,只要缺乏足够的约束.监督,任何权力都会生出腐败,要防止滥用 ...
-
【武帝】 三十五、张汤的结局
当酷吏遇上酷吏 元狩年间一系列的风云变幻,张汤都是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对于汉武帝来讲,他对张汤的感情非常的复杂.一方面他非常喜欢张汤,这是汉武帝手中最称手的兵器,指哪打哪,只要汉武帝想害谁,张汤总能找 ...
-
周亚夫结局为何比父亲周勃更惨?
时间:2011-12-10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纪大华 周亚夫任河内守时,有一个人叫许负的人对他说:"你3年后肯定封侯,封侯8年,你一定为将相,掌握国家大权,十分尊贵.这以后再过9年 ...
-
衲读098|“酷吏”阳球
此篇之所以用阳球作篇名,纯粹是因为这个姓名很有特点.姓阳的不多,老衲听说过的,只有春秋时和孔子闹意见的阳虎,再就是<倚天屠龙记>里面的明教教主阳顶天.近代有个文人叫阳翰笙,不过这也不是他的 ...
-
唐朝酷吏发明一种刑罚,全程不碰犯人一根汗毛,却能让人直接求死
中国历史上为了惩罚犯人,于是就有了刑罚,也就是刑讯逼供的手段,自古以来都是惯例,任何朝代都需要这东西,知道现代新时代才没了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刑罚,古代某些朝代刑罚的恐怖指数远超过死刑,比如汉朝的宫刑. ...
-
读通鉴(295)一群人辅政就是制造内耗
读通鉴(295)一群辅政的人 太宁三年乙酉.公元325年 春,二月,张骏承元帝凶问,大临三日.会黄龙见嘉泉,汜祎等请改年以章休祥,张骏不许.辛晏以枹罕投降,张骏重新收复河南之地. 赠前任谯王司马承.甘 ...
-
钓鱼的又重新回到麻将桌,鄱阳渔政不允许垂钓是一种懒政行为!
坚持公正用权.谨慎用权.依法用权,这个是三严三实的主要内容,"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鄱阳渔政部门禁止垂钓,这是将工作大而化之,囫囵吞枣. ...
-
读通鉴(152)马援与窦融的两种人生态度
读通鉴(152)马援和窦融的两种不同人生态度 注:光武帝治国上求稳,不轻言革新,因为说出去的话就收不回来,天下初定,则人情汹汹,想当官的人都伸长脑袋看着什么机会出现能让自己占个坑位,光武帝反其道行之, ...
-
读通鉴(350)政治小丑遇到刘裕是一种不幸
读通鉴(350)刘裕伐蜀 1.刘裕破格用人 太尉刘裕谋划伐蜀,选择元帅而在用人上很为难.因为西阳太守朱龄石既有武干,又练吏职,打算破格使用.众人皆以为朱龄石资名尚轻,难当重任,刘裕不从.十二月,任命朱 ...
-
「酷吏都没有好下场」只是一种幻像
昨天闲写了一段话,大意是:"很遗憾,历史上的大多数酷吏,活着时并没有遭受报应." 许多朋友不理解,也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是:"酷吏不是一般都是现世报吗?"&quo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