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少阴脏病,是用滋阴泻火补水,还是用扶阳泻水补火
相关推荐
-
用八纲理论解释伤寒论六经体系
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要学习中医经典,尤其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经典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不读伤寒,难以成中医大家! 我是南方医科大学2006年本科中医学专业,在学校系统学习了中 ...
-
(四)大承气汤——阳明腑实重症,阳明悍热,阳实伤阴,
6腑实燥结--杜雨茂医案 王某,女,13岁.初诊(1973年6月14日):患儿于六日前病外感,次日发烧,最高烧至39℃,经用西药治疗,至第六日烧才退,大便自发烧之日起至今五日未解,曾用过果导等缓泻西药 ...
-
医圣张仲景治疗疾病,就从来不用五行,这是为何
中医理论体系中,包括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体脏腑的具体功能,如心脏主血脉运行.肝脏主藏血及疏泻,肾脏主生殖等等:第二部分,是认识中医及分析中医时需要的工具,如气理论.阴阳理论.五行理论,甚至易经理论 ...
-
《伤寒悬解》脏病阴厥——阳回不死,热复太过症,白头翁汤,小承气汤、栀子豉汤
厥阴阳回不死,热复太过症 厥阴四十六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阳回热过,肝气郁陷,泄利未止,而益以后重,宜白头翁汤,清其郁热. 1 热当利之,此是一定之理.热利下重者,此是热过伤阴.肝脾郁陷,肛门 ...
-
《伤寒悬解》脏病连经——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医案
少阴二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1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热为太阳之经,沉为少阴之脏,此为少阴,脏病连经也.表阳外伤,则见经热,沉为在里,是为脏寒,脉沉发表,必 ...
-
《伤寒悬解》脏病连经——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甘草汤
少阴二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1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热为太阳之经病,沉为少阴之脏寒,此为少阴病,脏病连经也.经阳伤寒,则见发热,脏寒里虚,则见脉沉.脉沉发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之便血——桃花汤
少阴二十七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少阴水脏,下利而便脓血,总是湿寒,万无湿热之理.桃花汤实为主方,不可易也. 1 少阴脏寒,下利者,脾虚下陷:便脓血者,下焦滑脱,气陷血瘀,风木疏泄也.桃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四逆汤,白通汤,桃花汤
少阴二十三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脉即出者愈. 1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猪肤汤、四逆汤、吴茱萸汤
少阴十五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1 少阴病,脏寒则下利,亡阳火逆则咽痛,肺气不降则胸满,火逆离根则心烦.猪肤汤, 猪肤.白蜜,清金而止痛,润燥而除烦,白粉收泄利而涩滑溏也. 2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附子汤
少阴六 少阴病,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1 少阴病,木郁血寒,筋脉不舒,则身体疼:脾胃湿寒,四肢失秉,故手足寒:阴凝气滞,故骨节疼.水寒木陷,生气欲绝,故脉沉细:附子汤主之,附子 ...
-
《伤寒悬解》——暑病理论
暍病三章 暍者,夏月而伤风寒,郁其表热.表热盛则内气虚,故不可汗下.以寒则伤形,故外闭而为实,热则伤气,故外泻而为虚.当内度本气之虚实,不宜外泥时令之热寒.汗.下.温针之法,所以伐正而扶邪,不可轻犯也 ...
-
《伤寒悬解》——坏病提纲两条
太阳百三十三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1 伤寒,吐下后,而又发汗,阳虚生烦,脉甚微弱,至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疼痛,缘阳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