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科植物资源
在杭州植物园遇到一个泽泻科的植物,以为是药材泽泻的原植物,后面发现是大叶皇冠草。
与泽泻同科不同属,而泽泻是我们常见的药材,突然想系统的分析一下泽泻家族,探索是否会因为花相似,而有药材弄混淆的情况发生。
泽泻科在植物志上有四个属,毛茛泽泻属几乎寻不见,泽苔草属根粗壮,或多少肉质,具匍匐根状茎,或无。
均与泽泻有块茎的特征不同,所以不容易混淆。
另外一个有球茎的属是慈姑属,慈姑是我们常见的食物,与泽泻可以明显区分,应该也不会混淆。
另外还有一些引入进来的种,从花的颜色可以明显与泽泻属区分,但其地下是否有球茎暂时还不是很了解。
毛茛泽泻属:仅长喙毛茛泽泻,在我国分布十分稀少,自1930年在浙江采到1号标本外,至今尚未采到。
慈姑属:重要的水生经济植物之一,有些种类全草入药,有些可供花卉观赏,有的球茎可食用。植株是鱼的饵料,家畜、家禽的饲料等。
泽苔草属:根粗壮,或多少肉质,具匍匐根状茎,或无。产黑龙江、内蒙古、江苏、云南等省区。生于湖泊、水塘、沼泽等静水水域。日本、朝鲜、原苏联、欧洲、非洲、大洋洲亦有分布。供花卉观赏。
肋果慈姑属,水金英属,黄花蔺属,假泽泻属:中国植物志未收录,引种做观赏用的多。
小泽泻,草泽泻,膜果泽泻块茎较小或几乎没有。而目前的泽泻药材晒干的也很大,混淆的可能性不大。
窄叶泽泻块茎尚可,但叶子较窄,容易区分,所以不难鉴别。
另外剩下的东方泽泻,2015版药典有收录。经常与东方泽泻混淆入药的泽泻,2015版药典虽然没有收录。
但2020版药典收录了泽泻和东方泽泻,所以今后也不用担心混伪品。
小泽泻:植株细弱,高6-16厘米,块茎不明显或无。
窄叶泽泻:块茎直径约1-3厘米,产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生于湖边、溪流、水塘、沼泽及积水湿地。日本南部也有分布。全草入药,主治皮肤疱疹、小便不通、水肿、蛇咬伤等;亦用于花卉观赏。
草泽泻:块茎较小,或不明显。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生于湖边、水塘、沼泽、沟边及湿地。
膜果泽泻:块茎直径1-2厘米,或更小。产新疆。生于湖边、河湾、沟溪、沼泽等水域的浅水处。中亚、欧洲、大洋洲、非洲北部等亦有分布。
东方泽泻:块茎直径1-2厘米,或较大。
泽泻:块茎直径1-3.5厘米,或更大。
1:植株粗壮,高常在20厘米以上;叶片厚纸质;花药长大于宽,花柱长0.4毫米以上。挺水叶椭圆形、卵形或浅心形。
2:花柱长约0.5毫米,内轮花被片边缘波状;瘦果排列不整齐,果期花托呈凹形。------东方泽泻
3:花柱长0.7-1.5毫米,内轮花被片边缘具粗齿;瘦果排列整齐,果期花托平凸,不呈凹形。------泽泻
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新疆、云南等省区。
生于湖泊、河湾、溪流、水塘的浅水带,沼泽、沟渠及低洼湿地亦有生长。原苏联、日本、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均有分布。
本种花较大,花期较长,用于花卉观赏。过去常与东方泽泻 A. orientale (Samuel.) Juz. 混杂入药,主治肾炎水肿、肾盂肾炎、肠炎泄泻、小便不利等症。
东方泽泻(Alisma orientale)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生于海拔几十米至2 500米左右的湖泊、水塘、沟渠、沼泽中。原苏联、蒙古、日本亦有分布。
块茎入药,主治肾炎水肿、肾盂肾炎、肠炎泄泻、小便不利等症。
该种与泽泻外部形态十分相似,但是花果较小,花柱很短,内轮花被片边缘波状,花托在果期中部呈凹形;瘦果在花托上排列不整齐等明显有别。
最后附上公园常见的泽泻科大叶皇冠草的图片,以及市场泽泻药材的图片,泽泻原植物后期遇到再做分享补充。












参考文献
(1)中国植物志
(2)中国植物图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