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第四笔记20201201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笔记20201201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东颈项,头。南胸胁,藏。中脊中,寒中,。西,肺,风疟。北,腰股,痹厥。♥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藏也分阴阳,

  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五十为五。。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豆类,,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黑青,痛症。赤黄,热,。白,寒。。相生为吉,。♥

(0)

相关推荐

  •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笔记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在中医里就是究竟的道,互补对生,生生不息. 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不能就盯着病,而是要解决根本问题. 故积阳为天,积阴 ...

  • 病机 五脏所主 与五病所发

    病机 五脏所主 与五病所发特色 病机:邪正变化之枢纽,病素要点总结,内在的宏观微观整体上病理机要关系之制.总括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内在机理,更是揭示病因.病性.证候.脏腑气血虚实阴阳特征特色特点. ...

  • 【017】倪海厦-人纪系列黄帝内经篇

    <黄帝内经>017 黄帝内经原文 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 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 ...

  • 金匮真言论第四 ·读和释《黄帝内经》-四

    金匮,帝王藏书之器,以金做柜.匮,柜. 真言,至真至要之言. 这篇言论是中医理论的根本,极为珍重,宜深藏心中,不可轻易泄露. 原文: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经脉)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 ...

  • 阴中之阴.阳中之阳-倪海厦《黄帝内经》第四篇金匮真言论(4.3)

    第一节    阴中之阴,阳中之阳 这一堂我们继续把上一节呢有个地方我要稍微修正一些,因为上一节讲得稍微快一点,我要把它稍微修正一下. 来,我们如果说我们把它分成春夏秋冬,春夏秋冬,中间呢就是所谓长夏, ...

  • 对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篇第四的解析

    最近在注解 黄帝内经 素问 灵枢 这里我先公布一些自己的注解 给大家解释下面这一段.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肋: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 ...

  • 黄帝内经血气形志第二十四笔记

    黄帝内经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20201204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三部九候少了气脉),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六经辩证. ...

  • 黄帝内经 素问 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黄帝内经 素问 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漢字,形的藝術是書法,音的藝術是吟誦. 書法,寫點畫呼應關係,是手寫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房四寶指手工纤維紙.手工萬杵煙墨.手工凿刻石硯,手工制動物毛軟筆. ...

  • 黄帝内经(第四部)1、2、3

    黄帝内经(第四部)1人之常情 黄帝内经(第四部)2病由心生 黄帝内经(第四部3人逢喜事精神爽

  • 黄帝内经(第四部)7、8、9

    黄帝内经(第四部)7怒从何处来 黄帝内经(第四部)8忧的滋味 黄帝内经(第四部9不要忧郁的气质

  • 黄帝内经(第四部)4、5、6

    黄帝内经(第四部4一场欢喜忽悲辛 黄帝内经第四部5"欣"病还须心药医 黄帝内经(第四部)6什么是怒

  •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笔记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我们的黄帝内经是以黄帝和岐伯的一问一答展开的.我们要注意这种方式.不要以为黄帝是小白,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