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女孩儿和狗》

(0)

相关推荐

  • 陆敬鸾:儿时的“玩伴”

    儿时的"玩伴" 陆敬鸾 我七岁那年,邻近村子突然闹起狂犬病,疯狗咬伤孩子,袭击大人的事频频发生. 于是,整个村子都陷入恐慌之中--在大场里耍惯了的孩子们,突然硬生生被大人揪回了家: ...

  • 《巴山月朦胧》连载 16

    家中已变得比从前任何时节都更加气闷.不过在这憋闷的气氛中,众人几乎都能够感觉出,在张轶群和翠翠之间,那种危险的东西,正在顽强地孕育发展.这事恼火便恼火在这塌:对它,你怕也罢,恨也罢,想防也罢,想阻止也 ...

  • 《巴山月朦胧》连载 12

    这天天气很好.虽说已经过了「小雪」,天还蓝得象是春秋天那般明艳.没有一朵云.淡雪青色的太阳温和地照耀着四下的山野,叫人觉得日子可爱可亲.满山的经霜的树叶,有赤有黄,斑斑点点,都在水一样清亮的阳光中轻悠 ...

  • 【校园】(88)|小学五年级作文 狗狗小黑

    狗 狗 小 黑 文 / 吴俞彤 我家来了个"小朋友",它现在和我们居住在一起.它有一颗黑豆豆似的鼻子,总能闻到食物的香味:两只耳朵耷拉下来,像是做错事的小孩: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黑白 ...

  • 女性的庄稼(散文)

    文/左中美 庄稼是女性的. 我首先想起的,是荞. 曾经,荞是一种苦难的食物.记忆深处,家里总是吃包谷面疙瘩饭,米饭是只有过年过节才有的,甚至就连过年过节,米饭也只是锣锅底上薄薄的一层,上面仍是包谷面疙 ...

  • 许钦文的疯妇原文

    疯妇是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著名的文学家许钦文就有一篇这样的作品,下面学大为大家提供的是许钦文的疯妇原文,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这篇文章,学习文章中所运用的技巧与方法.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疯妇 ...

  • 散文||磕头拜年【征文】

    磕头拜年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儿时在冀南地区乡下过年,我的记忆里除了穿新衣.吃美食.赶大集和爆竹声声的喧闹以及行色匆匆的回归以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民俗活动,那就是磕头拜年. 我清晰地记着二十多年前的春 ...

  • 我们与村庄渐行渐远

    每一个村庄无论大小都有它的历史,在绵延千百年的岁月中演绎的爱恨情仇,都无声无息地消散了,没有文字记录,也不可能凭借人们的记忆传承下去,而作为见证者的大山.石头.土坡.稻田,它们永远保持着缄默,绝不会说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7)

    第三十七讲     歌德.席勒及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找精神上的血统,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世界上多少大人物中,找亲属.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 约翰·沃尔夫冈·冯·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8)

    第三十八讲     十八世纪中国文学与曹雪芹 康熙的后半期,至嘉庆初年, 值十八世纪.时出<康熙字典>,出<古今图书集成>--乾隆,编<四库全书书>.汉赋.六朝骈文 ...

  • 木心谈曹雪芹与《红楼梦》:天下第一伟大的意淫者

    文丨木心 十八世纪中国的小说和散文,第一是<红楼梦>,二是<儒林外史>,三是<绿野仙踪>.散文是笔记小说,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 <红楼梦&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9、40、41、42)

    第三十九讲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一) 十九世纪,想起来真是音乐.文学的嘉年华(二十世纪是绘画的嘉年华). 当十九世纪曙光初露时,英国诞生了几位天才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三人并称为&q ...

  • 木心说,伟大的艺术家是飞鸟,飞就是,飞到死

    本文3800余字,阅读约需8分钟 这是一个长篇连载,写我跟乔紫叶之间相遇-相知-相爱-相守的故事.故事会从大学写起,再到广州-深圳-武汉-九寨-北京-大理,最后又回到广州. 这些年,我一次次离开广州,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4)

    第三十四讲 中国古代小说(二) 中国小说第二期,光辉灿烂.历十五至十七世纪,从明建文帝到清康熙帝后半,是前后三百多年小说上的成就. 自古汉文化从西北往东南流,到"五四",到1949 ...

  • 木心让人心酸

    2021-05-04 16:29 北青艺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青艺评(ID:bqyiping),作者:陈丹青,原文标题:<陈丹青谈木心:他是哈姆雷特,他试着不被时代吞没>,本文根据陈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1)

    第三十一讲        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 讲到文艺复兴,是指意大利文艺复兴.欧洲文艺复兴,是指别国.(公元15~16世纪之间) 敲钟唤醒文艺复兴的人,是意大利但丁和英国的乔叟.(中世纪的人) 蒸汽 ...

  • 木心说: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我也觉得!

    [题记] 康德的判断:"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此话可以反说,凡已不复善良者,乃对自然美丧失了直接的兴趣.--木心 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