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水之战,宋襄公惨败,对敌人应该仁义吗?
相关推荐
-
【春秋战国历史文化简介大事年表】春秋战国时期皇帝列表 春秋的建立与灭亡
[春秋历史简介] 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春秋时代名,因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是东周的前期,<春秋>编年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 ...
-
泓水之战失败者宋襄公为万世所笑,胜利者楚成王为何也结局悲惨?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宋襄公篇(11) 主笔:闲乐生 公元前638年的宋楚泓水之战,可以说是春秋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这次战争中,宋襄公谨守"不为阻隘,不鼓不成列"的上古军礼,不趁着 ...
-
历史上最可笑的“二霸”
华阳礁 宋襄公这个人很奇葩,他能坐上春秋五霸第二个宝座,不是因为战或者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而成为春秋"二霸",而是机缘巧合,老大秦国内乱失去霸主之势后,他借偶然事件勉强坐上霸主地位的 ...
-
春秋五霸之宋襄公、楚庄王
时间:2016-06-13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小白杨 "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这是古人对仁义最直白的定义! 而正是这种仁义让春秋的一位霸主吃了亏,让自己的国家沦为了二 ...
-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应用案例的系列故事——宋襄公泓水之战
每个人的一生大多都会经历一个大变局的时期,所谓时代的洪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时候,原来的办法,思维方式就会落伍,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不管用了.因此,后浪们要明白审时度势的方向 ...
-
泓水之战
历史故事新编-4 泓水之战 文/墨吟 夏天 春秋时代的第一代霸主齐桓公逝世后,齐国内部因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国力大大削弱,再也无法统领中原地区.一时间,中原地区群龙无首,位于南方的楚国,见到有机可乘,便 ...
-
宋襄公:不鼓不成列,一个被“仁义”害死的春秋霸主!
宋襄公的仁义: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结果被人一箭射中屁股!宋襄公的"仁义":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结果害人又害己!宋襄公:被仁义害死的春秋霸主.宋襄公的仁义:敌人渡河不打,布阵 ...
-
春秋末年及战国七雄
春秋末年混战 话说春秋五霸主死后,各国又开始了混战,接着,吴国和越国两国分别在江浙等地崛起. 春秋末年地图 当时晋楚战争打得火热,晋国于是就拉拢了吴国,楚国见状,也拉拢了越国.吴王就找了两人来帮忙.那 ...
-
淝水之战,八万东晋北府兵,为何能打败八十万敌人?
公元383年,在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八万兵力打败前秦八十多万军队,成为我国战争史上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东晋的军队为何战斗力如此强悍?因为他们是北府军,与怯薛军.夷丁突骑.玄甲军.岳家背嵬军并称&quo ...
-
历史的命运:淝水之战惨败,苻坚失去一统华夏的机遇
2020-11-18 16:14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165,<两晋南北朝史话>连载08,欢迎收看. 前秦帝国宰相王猛于375年逝世,这对苻坚的影响,犹如纪元前七世纪管仲逝世,对齐桓公姜小 ...
-
强势的苻坚为何会惨败于淝水之战
苻坚在淝水之战前, 采取整顿政治.打击豪强.发展经济和教育.广收人才等一系列奋发有为的积极措施, 迅速整顿了前代苻生造成的社会乱象, 在五胡云扰.砍杀掠夺的混乱时代, 其治国有方的种种举措使前秦出现了 ...
-
教科书不会告诉你,淝水之战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例如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秦末的巨鹿之战,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以及本文将叙述的前秦与东晋的肥水之战. 火烧赤壁 在淝水之战中,诞生了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 ...
-
兵仙韩信的背水之战: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因为它不可复制
公元前205年8月,韩信举兵,临晋佯攻.夏阳暗渡,一战下魏而生擒魏王豹. 公元前205年9月,韩信再战破代,拿下战略要地阙与.生擒代国国相夏说. 携下魏破代之威.据马踏太行之势,韩信大军锐迫赵地.剑指 ...
-
“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内部叛乱四起,苻坚为何掌控不了局势?
公元383年(前秦建元十九年,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军队在苻坚的统率下,于"淝水之战"中大败. 随后的第二年,先有鲜卑慕容氏诸将叛乱,后有羌族姚苌反秦自立,前秦政权逐步分崩离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