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思维清晰的人?一本小白也能看懂的逻辑入门书 | 《简单的逻辑学》

逻辑是智慧的开端,而不是终点 | 第1727期

今日豆瓣评分7.4分,5357人评价

简介:这是一本足以彻底改变你思维世界的小书。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D.Q.麦克伦尼,将一门宽广、深奥的逻辑科学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娓娓道来。它既没有刻板的理论教条,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而是一本必不可多得的现实指南。正如著名行为学家孙路弘所说:《简单的逻辑学》就如一场及时雨,一本治愈社会疾病的宝典,的确是应该人手一册。

作者:麦克伦尼,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从事教学多年,曾先后任教于圣母大学和肯塔基大学。他说,如果读者因为这本小书而对逻辑学有更多了解,我将非常欣慰,尤其是书中提出的28种非逻辑思维形式,更是体现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逻辑陷阱。

原文摘录

1.当人们动脑筋工作时,逻辑是个伟大的工具。当人们进入冥想或者心不在焉时,意识不再发挥作用。因为意识不是人本身——它就像人的手脚,仅仅是个工具。

2.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本体真相是关乎存在的真相。逻辑真相关乎命题的真理性,是在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中自动呈现出来的真相。

3.一个论证中,即使几个前提的相关度都很强,都能有效支持结论,最好还是不要同时全部使用。限制前提的数量使你的论证重点突出,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论证有双重的目的:得出正确的结论,说服听众接受。

悦读者荐
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高效地思考。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逻辑学是良好教育的真正支柱。虽然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逻辑学很少被提及,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是一门有益于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科,例如:语言学、科学、历史、数学等。长假宜读书,我又翻开了这本小小的蓝色封皮的书。从三个方面跟你进行分享。
一、这本逻辑入门小书整体讲了啥?
整本图书包括五章,每一章都以上一章的知识为基础。
第一章,学习逻辑学的10个思想准备。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逻辑的思考者需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
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讲逻辑学的语言——论证,“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
第四章,非逻辑思维的根源,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
第五章,非逻辑思维的28种主要形式,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
二、学习逻辑学需要哪些思想准备?
书里提到了10个思想准备,包括全神贯注、确认事实、观念及其对象、留意观念的本源、观念联系事实、将观念付诸语言、有效沟通、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避免闪避式语言和真相。我重点说前面三个。
1.全神贯注
许多错误的产生源于我们注意力不够集中,尤其是在面对相似的情景时。
相似性使得我们忽略眼前的实际情况,当然地认为相似的情景只不过是对曾经经历过的事物的简单重复,对应该关注的地方视而不见,草率作出结论。
实际上每个情景都有它的特殊性,而我们必须对此特殊性保持敏感。不要对周边的事物漠然处之,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听。学会关注细节,不因事小而疏忽。
2.确认事实
事实的客观存在有两种基本形式:事物和事件。事物和事件都是客观的,它们都存在于公众领域,原则上可以为每个人所获得。
如果某个事物是我们可以亲身体验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投身其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如果没有条件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们就必须严格考察所获间接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确认事物的真实性。
3.留意观念与客观事物的关系
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正确观念忠实地反映其对象的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观念与其对象的关系来确认观念的正确与否。
最有效的确认观念正确与否的方法,是透过观念本身去观察其所表现的对象。
观念能感知的来源依旧是独立于人脑意识的客观事物。与事物接触得越多,对它的理解就越深刻;对它的理解越深刻,观念就越清晰。
理解观念的关键点永远应该是它在外部世界的根源。要确认事实,我们必须绕过观念,直观外部世界。如果我们成功地为观念在外部世界中找到了对应物,那我们就确认了一个事实。
人类认知主要由3部分形成:客观存在的事物;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我们为其创造的语言,借之我们才能与他人交流。
所有观念在客观世界中都有其特定的本源。没有任何观念,可以完全脱离客观世界,即便是最荒谬的想法。
三、逻辑学有哪些基本原理?
逻辑学必须有其自身的基本原理,用来规定它的范围,指引它的方向。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人类理性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逻辑学(人类理性)有下面4个基本原理:
同一律:事物只能是其本身。即X是X。
排中律: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的判断都有明确的“是”与”非”,不存在中间状态。
矛盾律:在某一时刻,某一个事物不可能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这个原理可以被看做是同一律的延伸,如果X是X(同一律)那么在同一时刻,它就不能是非X (矛盾律)。
充足理由律:任务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这个原理也可以被称为因果原理。一个事之所以存在是有理由的,没有事物是其自身存在的原因。
万物终有其根源。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有理由。
有时候我们可能很难找到事物发生的直接原因,但是通过发生的结果,推导出间接原因,然后再得知事物的直接原因。
原因往往是一系列的:A—>B—>C,要逐个探寻,不要半途而废。
逻辑是对思想的剖析,良好的逻辑思维有助于我们认清事实,《简单的逻辑学》从基本的原理着手,并教导我们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正如作者所说,本书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但凡我们能从中汲取一些运用于实践,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五色图书,五彩人生,周一蓝色学习日快乐!
悦读者:一串,全民阅读推广者;市高考文科状元;年读200本+图书;知乎专栏作者;三节课讲师。
编辑:MM豆
审校:索菲

造就逻辑思维,从读本书开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