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是“不中用”的孩子

我们都曾是“不中用”的孩子

“不中用”是北方方言吧,就是说这个人做事“不行”,给他个担子,也担不起来。

怎么想起这个词了呢?还得从中午的一件小事说起。

做午饭时,闺女在边上跟我聊天,我一边摘菜,一边支使她说:“把土豆削了皮吧。”我想着,好歹也得干点活,哪怕是削个土豆皮儿也算是家务劳动了吧。

一共俩土豆,闺女很爽快地开始干了,她蹲在垃圾桶前面,一边削皮儿一边跟我聊“表白墙”的趣事,聊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兴趣。嗯,看她兴高采烈的心思都在聊天上,我心里瞬间掠过一丝担心,可别削个土豆皮儿,再划破了手指头。转念一想,不至于杞人忧天吧。

谁知三分钟不到,我正在洗菜,就听“呀”的一声。回头一看,闺女笑嘻嘻地举着手指头说:“妈,妈,你看流血了。”可不是,鲜红的血珠滴滴答答不停掉下来。

我赶紧找出双氧水和棉签,消毒,止血。口子倒不大,可是摁着棉签还是不断往外涌。闺女一边说这口子怎么也不疼啊,一边又说,妈,你看它不停流血,我会不会失血过多而死啊?我一边摁着棉签,一边说,你觉得你有那么脆弱吗?闺女又嬉笑着说:“那要是失血过多怎么办?”“好办,输血!”

终于止住了血,再用双氧水清洗干净,裹上创可贴,闺女说,现在感觉有点疼了。我说,你是肉疼,我是心疼。看她心情不错,我说:“我再多说一句啊!”“说啥?”“就你这削个土豆皮还得流回血,用你姥娘的话说,就是不中用——干一个钱的活,要三个钱的功!”闺女不辩解,嘻嘻笑。

“不中用的孩子”,我曾经就是。记得小时候蒸馒头,那时候没有发酵粉,用碱面,不懂比例,结果蒸了一锅比雪花梨还黄的馒头(碱面放多了,面没发起来);在家和煤,煤面和黄土的比例配不好,和出的煤光灭火;擀面条,用力不均,面不劲道,原本的长寿面煮出来像蝌蚪;烧柴火做饭,烧着的柴火掉出来,赶紧浇一盆水扑灭……

我想,当年在大人眼里,我就是不中用的孩子吧。我想,大多数孩子最初做事情,似乎都有点“不中用”吧?你是不是曾经也有很多“不中用”?

今天的生活多好啊,好多活都成为历史记忆了。可是,生活的柴米油盐还是需要亲自打理的。外卖省事,可是外卖能天天吃顿顿吃吗?钟点工省事,可是自己的经济实力允许吗?所以,很多时候,还得自己“中用”一些,还得让孩子长成“中用”的孩子。

由不中用到中用,是需要过程的。需要时间,也需要锻炼,更需要有人愿意等待。

生活如此,教育更是如此。愿每一位师者,都能等一等那些背不会文言文,解不对数学题,续写不出英语作文,忘记实验步骤,混淆历史年代,看起来似乎“不中用”的孩子。

等待,也是一种师德。

(0)

相关推荐

  • 不要在别人面前喋喋不休地夸你家孩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没事千万别见人就夸自己的孩子,因为这种行为会特别特别招人烦!!!--这是我生娃两年后的一个深刻体会.其实夸赞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本无可厚非,有句话怎么说得来着,"老婆都是看着别 ...

  • 妈,你脑残吧?----亲子日记一则

    闺女这暑假过得挺开心,虽然面临高三一点也没看出紧张.学校在暑假开始和暑假结尾两头补课,中间休息有半个多月,一开始她抱怨作业多多.可是看她并不怎么认真,该玩的都玩了,远如南京,近如乡下:该吃的也没错过, ...

  • 三娘

    [三娘] 三娘总是神神叨叨的,神神叨叨的三娘总觉得家里不安宁. 三娘说"明明就听见有人在敲门,问他是谁,也不回答,就一直敲,一直敲." "哼!小鬼我都不怕,还怕你一个敲门 ...

  • 桃源小说||忍无可忍

    忍无可忍       一到腊月,安静了一冬的村庄一下子活跃起来.人们开始置办年货,先是穿戴,继而准备吃喝,在外做工的人们也陆续回家没找对象的青年男女还准备好了趁年节相亲的大事.一时间内,村子一天比一天 ...

  • 小说 小春子(二)

    (朗读者:赵朋) 等到老屁和小山子从急救室出来的时候,小春子看到小山子虽然打不起精神,但人已经恢复了平静,脸色也好看了许多.看着亲兄弟小山子,看着老屁这位没有血亲的哥哥,小春子的眼里又转起了泪花,心里 ...

  • 有女儿的感觉

    上午,嫂子就发微信让晚上去她家吃饭:闺女回来了.欣欣然接受. 说实在的,这个闺女是"半路白捡来的",用我君姐的话说.闺女是夫同学的闺女,她的母亲也算是我的闺蜜级别的嫂子.12年前机 ...

  • 吃货的世界,不是所能想象的

    张亚凌:副业,作家,签约<读者>等,在<语文报>等开有专栏.一些文章被选作中考真题或高考模拟,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几部散文集.主业:中学语文教师,辅导学生在 ...

  • 我们都曾是被老师罚站过的“坏孩子”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都有着不平凡的相遇 还好你来了 ☽ 夕言和你说晚安 - 01 - 今天早上,我的粉丝群里有一位读者在义愤填膺的倾诉. 她是一位妈妈,儿子小学三年级. 前几天,因为孩子在一次讨论课上捣 ...

  • 我们都曾被欺凌,不要再让孩子的悲伤逆流成河

    Your Children Deserve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吃素的猫 9月21日,由郭敬明的小说<悲伤逆流成河>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 这次 ...

  • 反家庭暴力法已实施5年,曾被家暴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是我国出台的专门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其目的是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的和谐.社会稳定等. ...

  • 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

    枣子落地红 韩立建 我的家乡在鲁西的一个农村小镇,老家保存完整的宅院里几乎都有枣树.儿时,每年逢打枣时节,孩子们都会争先恐后捡拾红艳艳的大枣,衣服兜里已经塞得鼓鼓囊囊,嘴里仍旧吃个没完没了. 当兵以后 ...

  • 每个人都曾是个孩子

    诗是存在之光 图文|凤舞 每个人都曾是个孩子 2021  或许吧 那个庸俗的人 也曾信仰过纯洁的诗句 或许吧 那个懦弱的人 也曾闪现过不顾一切的勇气 或许吧 那个市侩的人 也曾并不精通得失算计 或许吧 ...

  • 所有的大人,都曾是个孩子

    这两天再次重读了<小王子>这本书,每次读完,都有很多话想要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那就从刚开始的插图说起吧.大人看到后都觉得是一个帽子,但包括作者在内拥有童心的小孩却固执的坚持说是一个吞了 ...

  • 小胡说 | 所有游戏成瘾的孩子,当初都曾以为游戏无害

    独立思考,终身学习 看这昂扬盛开的向日葵,多美,多亮!对我来说,欣赏油画,体会画家笔触的灵韵,可以有效地平复心情,看开生活中的无奈和悲凉. 前些日子,我写了<手机,正在悄悄淘汰着县城和农村的00 ...

  • 所有大人都曾是长不大的孩子,只是现在已经忘了

    六一儿童节,是每个孩子的节日,但是记得<小王子>中有一句话: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于是,每个人用一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星星. 也曾有人说,如果不去遍历世界, ...

  • 娱乐圈地震背后,隐藏着中国家庭最深秘密:他们,都曾是妈妈眼里的“乖”孩子

    相信大家都有同感,上个月的微博热闹异常. 娱乐圈重磅新闻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 顶流吴某凡,涉嫌强奸未成年被批捕: 主持人钱某被曝性侵,离开<天天向上>: 霍某被前女友曝光聊天记录,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