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宜丨太极拳走架行功中的一些要求

(0)

相关推荐

  • 太极拳十要

    一.虚灵顶劲:  二.虚灵顶劲 三.含胸拔背:四.松肩沉肘 五.气沉丹田  六手与肩平七.胯与膝平.八.尻道上提.九.尾闾中正.十.内外相合 一.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 ...

  • 太极行拳行功走架歌诀(中)

    <虚腋> 臂在肩外腋下虚,行拳出掌宜平衡. 肘肩拽膀坐手腕,内劲顺遂贯指尖. <圆裆> 腿在胯外裆宜圆,立身中正下盘稳. 圆裆开胯腰宜松,内气顺畅劲行脚. <定胯> ...

  • 刘晚苍:太极拳走架与太极劲

    和美太极 练太极拳如写字一样,字写的好叫有味,这味就是神韵,在太极拳里叫气势,不在样式在气势,气势即大气磅礴之势,内涵之势,太极拳的外部动作可以纠正,其神韵只能自悟了.不在架式而在于内在的劲路,架子好 ...

  •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告诉我们什么(二)

    研读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最大收获便是让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论体系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体悟. 本文集作为我的体悟之二,与拳友分享. 体悟之五:非下真功夫,难见太极拳"尾闾中正"的真面目. ...

  • 身法是太极拳走架打手的灵魂

    太极拳走架与推手的关系辩证而统一,走架是知己功夫,在与无形的人推手:推手是知人功夫,考验走架的水平."走架的目的在于运用,所以平日走架时,就要当作与人打手(即推手).而打手又离不开走架的基本 ...

  •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告诉我们什么(一)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清代著名武术家苌乃周先生言:学拳宜明其理,传其神,顾其名,思其形,方能精妙入细.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是太极拳界公认的拳论之一. 在现在极少见到的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所 ...

  • 太极拳走架与太极劲

    练太极拳如写字一样,字写的好叫有味,这味就是神韵,在太极拳里叫气势,不在样式在气势,气势即大气磅礡之势,内涵之势,太极拳的外部动作可以纠正,其神韵只能自悟了.不在架式而在于内在的劲路,架子好学劲难找, ...

  •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01):气敛入骨的...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01):气敛入骨的关键所在 十三势行功心解曰: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杨澄甫先生之注解: 心为精神意气之 ...

  • 吴式太极:刘晚苍谈太极拳走架与太极劲

    练太极拳如写字一样,字写的好叫有味,这味就是神韵,在太极拳里叫气势,不在样式在气势,气势即大气磅礴之势,内涵之势,太极拳的外部动作可以纠正,其神韵只能自悟了.不在架式而在于内在的劲路,架子好学劲难找, ...

  • 气机,在太极拳走架过程的体验

    走架过程,耳根对外面一切声音都听得很清楚,但心无留意.无挂碍,此时心保持空灵状态.丹田是全身气机整合的地方,气机松沉至照海穴,是为了借地面的反弹力更好地推动丹田气机而鼓荡运化. 在走架过程中,体验觉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