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解经之《道德经》:十一,以道为本
相关推荐
-
遵道而行:人知道了物的永恒和普遍,才能终生地守护自己
在人的面前,事实上呈现两条道路.一条是道,它通向生命:另一条是无道,它通向死亡.遵道而行就是要否定无道而肯定道. 老子将道与无道之间的矛盾尖锐地突显出来.在道看来,道是道,无道是无道:但是在无道看来, ...
-
第二部分17-35
第17章:正确认识外界事物 [正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标注]①太上:这里指最好的基础,最好的状态 ...
-
《道德经》第十八章道废仁出,慧出大伪
<道德经>第十八章 道废仁出,慧出大伪 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提倡仁义. 智谋机巧出现了,才会产生狡诈虚伪. ...
-
《道德经》中人生10条“不争”的大智慧,个个精辟至极
《道德经》中人生10条“不争”的大智慧,个个精辟至极
-
《道德经》第57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huì),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 ...
-
解悟《道德经》老子心法
[前言] 解悟<道德经>老子心法. 从修道(修真)的角度来解释阐真老子道德经,契合老子之道符合老子原旨,道德经就是能让人得道的经,得道证道成道. 解悟<道德经>老子心法,是多年 ...
-
正解汉字 第三十一课 友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朋友的"友"字. 友yǒu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 ...
-
戴顺——说文解字课堂九十一
戴顺——说文解字课堂九十一
-
戴顺——说文解字课堂八十一
戴顺——说文解字课堂八十一
-
句解老子《道德经》: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子<道德经>第71章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逐句解读 知不知,上.意思是,能够清楚自己认知有限,并非什么都懂,什么都在行,也就不至于鲁莽行 ...
-
戴顺——说文解字课堂七十一
戴顺——说文解字课堂七十一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和谐之玄,玄同之妙:和光同尘,挫锐解纷!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 和其光,同其尘, 挫其锐,解其纷, 是谓玄同. 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81,跋文)
解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刘晓林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79,80)
解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刘晓林 原文: 和大怨,必有馀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字意双解: 和解大的怨恨必然很难彻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77,78)
解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刘晓林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之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损馀以奉天下?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