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智慧真言

吴兴金盖山人闵苕旉注释
按此真言,或谓传自少阳帝君。有谓传自许旌阳。而解解子笔录科,谓传自玉清神母。斗中孝悌王。授于韩昌黎。南宋白琼管先生。得之于玄盖洞天。久为笔录家枕中秘。余阅大藏辑要,又为大慧尊者所传于世。似由西域来者。其说不一。轻云子谓传自东华以授正阳帝君,正阳帝君历传吕纯阳,刘海蟾,张紫阳三祖师。张即亲授海琼白祖以授鹤林彭祖。而后此真言盛传于世。奉笔录科者。不可少此云。
怛。你也。怛。你也。怛。你也。他。唵。闭祖。闭祖。
怛此○也。道心天心佛心是也。你也者。此、也。、出诸○者。故曰你也三言之者。申明此理。犹言这也是你那也是你之意。他者何。此○是也。此指月指日之义。取以印证义故曰他。所以证、即上○此是也。唵。叹美词。闭。摈除一切杂念妄想之义。有如门之闭而不开。不令心神外放之义。祖。祖窍。生我之地。玄牝之门。究竟之乡。涅槃之境是也。重言之。以起下文之义。
钵啰。钵啰。钵啰。倪也。钵啰。钵啰。钵啰。倪也。钵啰。钵啰。钵啰。倪也。嚩里驮。你。(○此也)
此承上言一经闭祖而闭祖之。则有钵啰 钵啰 钵啰如。一种圆陀陀光烁烁次第放出。无有端倪。可测可寻可破。一性理呈焉者。所谓倪也是也。汝试从此中测度之。所谓嚩里驮是也。圣师恐人迷认是外至之物。又或迷认是天心道心佛心,古来之圣人心。而自迷其本来面目。乃有骑牛觅牛之误。故即棒喝曰你。言所示所闻所见即你也。本来具足不假修证。人人具有,个个圆成。不自外至。与古圣仙佛同具者。你也之义。此初破参时所得之功夫景象。下文乃从此一悟后更进一层焉。
钵啰。钵啰。钵啰。倪也。钵啰。钵啰。钵啰。倪也。钵啰。钵啰。钵啰。倪也。嚩里驮你。(○此也)
此承上点破后进一层玄理。其效验有钵啰 钵啰 钵啰如。而悉无端倪可寻可破者。叠现于前焉。圣师恐后学住于初破妙境,乃复令其从此中入而测度之。恐其别有趣合,或为理障所误。乃复棒喝曰你。犹言不是别理,还是你更进一层之本来面目也。此是破参后又是一种景象。盖已造妙有发现之境界焉。如第一层破参时。但见清空一气周流景象。乃入虚无初地。未可谓之妙无。此更进后。万有洞开生生化化。目不睱接。挥之不得去。留之不得存。不惟城郭山川。士女如云。而所见悉皆黄金为瓦。白玉为阶。五色宝石而严饰之。珍禽异草。在在咸陈。性海仁山。澄峙无际。而其中有不可言之见见闻闻。有如三山四海。佛国罗刹。上圣高真。凡夫俗子。人非人等。无不洞悉洞闻。开此之谓妙有。从而更进之。则又大异焉。下文所现者是也。
钵啰。钵啰。钵啰。倪也。钵啰。钵啰。钵啰。倪也。钵啰。钵啰。钵啰。倪也。嚩里驮你。(○此也)
此承上更进后,又有钵啰钵啰钵啰然。一种玄妙莫测景象出呈焉。揣之不得测,啮之不得破。无可赞斥于其间,所谓倪然似也。圣师令其重行深入而研究之,则疑置又开矣。盖已证入妙无真境矣。较之初破参际,似是而实大异焉。圣师虑有住此离彼。住彼离此顿生歧念。便入旁门,故又喝曰你。功夫至此。一经点破。则又有万路齐开之胜境现焉。较之昔现妙有。又大异矣。故下文又有开示焉。
若囉。若囉。弥驮。嚩里驮。你。(○此也)
此承上喝破之后。万路齐开。而似未可概听之现有已也。圣师虑其疑为幻化,而不知究研。则有神散万有而不一贯焉。故训曰。汝所放现者。是慧光之所烛露也。何不即尔所放之慧烛种种。从而周度之。是即古云。且向万殊色相现成看义也。下句乃有毫末个中沙世界。无从寻处见天真。盖即物物一太极义。故又令曰嚩里驮。已更喝曰你。是即六经四书皆吾心祝解义。故又喝曰你。是将证圆通圆明境界也。故下文更有示焉。
地里地里。没地嚩里驮。没地嚩里驮。你。(○此也)
此承上弥驮嚩里驮后更向极广厚地。深入极参而穷究之。盖欲令无余义可究参也。乃若答曰。似无余地得有深入待参者。故曰地里地里。没地嚩里驮。此是学者自问之词也。盖已证入圆通圆明境界也。圣师知之。故即接其吻曰。没地嚩里驮。即是你将证圆觉圆寂妙境也。故即喝曰你。学者承此一喝后。则有放下又放下。一种圆寂境界全现也。故下文所示如此。
娑嚩。(○此也)
娑者。一切之谓。嚩者。复也。与上嚩里驮嚩字义异。上嚩字。作腹字义解。此嚩字。作复字义解。犹言天赋悉复之谓。盖指圆寂也。性惟圆寂。乃是真本来之全体也。此句乃圣师之指点词也。言此汝本来面目咸复之验也。
娑嚩。(○此也)。
此句是学者自问之词。言此圆寂之境。是本来之真面目。我当谨识义。
娑嚩贺。
此两句。圣师深许之。盖有为之摩顶授记义在焉。贺。音货。庆词也或作至速之义解亦通。
增 智 能 真 言 注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