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玉屏风散剂量的秘密
治疗表虚自汗的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这是中医所公认疗效确切的名方。
方剂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功能益气固表止汗。其中用黄芪益气固表为君,臣以白术健脾,合君药以资气血之源,佐以防风走表而祛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散邪,三药合用,托里固表,使玄府闭合有度,故能治疗表虚之自汗。
这犹如一屏风护卫于肌表,故得玉屏风之名。

01
我体会,此方不但能治自汗,一些盗汗属气虚者亦适用。
临床上常用汤剂,根据个人经验,其用量为:黄芪12g,防风3g,白术15g。
我认为,其组成分量比例颇需研究,较为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防风用量要少于黄芪。这是根据东垣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之说,又因防风为疏散之品,汗证不宜多用,与黄芪相配达相畏相使之目的便可;
其二,白术的量须是黄芪与防风之和。这是根据配“发在芪防收在术”之意,一走一守,达表“实卫”。
曾有一例自汗盗汗之患儿,治以玉屏风散,稍效,后因药房缺白术,找余商量,因我不在,另一医建议用苍术代之,结果大汗淋漓!这是不明方义,不知苍术辛燥发汗,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之过,只走不守,发散不收,故汗水淋漓!
临床上运用时,若见自汗、盗汗兼阴虚者,我喜用玉屏风散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或加浮小麦、糯稻根各30g;若汗出特多者,则加麻黄根10g。
至于纯阴虚之盗汗,我认为当归六黄汤往往效如桴鼓,此处只言玉屏风,故不赘述。
02
玉屏风散不仅能治汗,而且能预防外感,对于体弱表虚易患感冒之患者尤为适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