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屋头

上 屋 头
文/刘述涛
每栋房子中堂正中的那块壁就叫做天子壁,天子壁又叫风水壁、子孙壁,是整栋房子最神圣最庄严的地方。一般这个地方会摆上一面明镜,摆上神台,摆上香炉,摆上列祖列宗及自己父母先人的瓷板画像。
自然,最靠近天子壁的地方,也就叫做上屋头。
上屋头,是请客安席坐席的地方。这个地方唯有最尊贵的客人才会请到上屋头入座。能被请到上屋头入座的,一般都是母舅老表。老话哇,天上雷公,地下舅公。唯有舅公才有上屋头坐。除了舅公,也只有母舅老表家里的人最大。

树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一个人从小到大都要懂得盐打哪咸,醋打哪酸,没有舅家,哪有自己》于是乎,红白好事,舅家成了最尊贵的客人。谁家办红白好事,都把舅家的人往上屋头领。上屋头,坐横凳凳,也就成为了舅家的专利。
好在,他是你的舅,你也是他人的舅,大白好事齐有做,人人皆是他舅公。所以,也不存在什么心理不平衡,他在你家坐了上屋头,你到别人家同样坐上屋头。
在古时候,舅公的权利好大,三句不合,敢掀桌子。现在的人,一般没有那么大的气性,睁只眼闭之眼也就过去了。要在以前,谁家母亲过身去了,外甥前去母舅家报丧,先得跪在门前,把母亲过世前后的各种表现得陈述清楚,母舅会问,是吃了走的,不是饿着走的?是笑着走的,还是难受走的?一句不合,没有讲好,大则棍棒伺候,小则耳刮子伺候。到了家里,也得细细看过,但凡听说待母亲不好,有虐待现象,那母舅不但不会善罢甘休,还会借机生事,不但不允许匆忙下葬,必须停棺七七四十九天,还等到母舅家所有的人消了气才行。如今这样的事几乎绝迹,说起来是陈规陋习,但对母舅家的尊重则仍在,谁家老了老人,去报丧,家人都会细细交待,到了母舅家一定要好好哇。
“好好哇”,三个字体现了对母舅家的尊重与小心。

其实,在遂川人的字典里,从来都是“饭冇乱恰,事冇乱做,席冇乱坐”,席坐错了,坐乱了,也会闹出大笑话来,还会被人冷潮热讽,不管是安席的,还是请客的,都会被人拿出来说事,都会说一个诺大的家族难道也没有能人?一个个鼻孔朝天,眼里没人,人穷种变,有养冇教,哪有“席”也有安错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于是走到哪里,不管是否自己请客,都不会主动去坐上屋头,去坐1席。老话讲的,1号席位是留给最尊贵的客人。可在遂川之外广袤的土地上,谁请客谁做东谁坐主位谁坐1号席位。有时轮到我请客,朋友也想要把我按到上屋头1号席上去,我却不肯,我大声说,我是遂川人!

遂川人,没有请客自己坐上屋头的道理。虽然我的嘴巴上经常说,遂川不要我!从此,我不再是遂川人。但在我的行为方式上和做事方式上,我始终打着遂川的烙印,我比任何人都热爱遂川这片土地。哪怕我在天上请客,我仍得按照遂川人的生活习惯,将人请到上屋头去做,而我则坐到下屋头,陪席的位置上。
下屋头,是相对上屋头而言,上屋头坐着的是尊贵的客人,那么下屋头坐着的自然就是陪客的前席大东。前席大东与上屋头的客人一样,都是通过打恭作揖请到席位上的。前席大东的任务就是把客人陪好,让客人开开心心的吃好喝好。
上屋头、下屋头、横凳凳,这样的名词如今很少从遂川人的嘴巴里吐出来了,但在遂川人的心里,把客人请到上屋头,坐在上席的习惯永远没变,因为唯有这样,才礼顺人情,天经地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