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吴高升的随笔《摇窝》

(0)

相关推荐

  • 农村传统打糍粑手艺,你有见过吗?文字带你品鉴奶奶的手艺

    问:在家里最喜欢的吃食是啥? 答:当然是打糍粑咯,而且是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做的! 打糍粑严格来说是南方春节前的年俗项目,但是因为我爱吃,所以在我们家却是常见的亲子活动. 每次放假前一天,爷爷奶奶总是会开 ...

  • 那一江蜿蜒的高粱红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144) 阅读本号文章,请关注:jdlc2016 记得小时候,为增加一份收入,父亲在灌溉沟渠里洒上了高粱种子.春末,渠里的黄河水被抽干,松软肥沃的泥沙却留了下来.父亲喜欢这段无人 ...

  • 左祥俭——难忘乡愁诗三首

    村口那条路 文/左祥俭 过去村口有一条小路: 像羊肠一样, 弯弯曲曲, 田埂堰边, 绕来绕去. 留下儿时的足迹, 成为永远的回忆. 现在村口仍有一条路: 像国道一样, 绿树成荫, 路灯林立, 直通村里 ...

  • 【大荔文学·散文·孟周】母亲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96 母 亲 原创/孟周 图片源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 (一) 母亲今年七十有四,进了我们何家宅门大约七十年了,她从她的母亲.我哪未见面的奶奶.也是我爷 ...

  • 胡祥友 | 一把篾刀忆父亲 (散文)

      一把篾刀忆父亲 文 / 胡祥友 (安徽岳西)  2021.04.04 今天是清明节,父亲离开我已经整整31年了.隔着31年长长的时间长廊,我常常想写一点文字,纪念我亲爱的父亲.       父亲是 ...

  • 那些我该早些知道的东西

    我以为我是个梦想家,可原来,家才是我的梦 今天是国庆黄金周的第一天.我没有回家. 爷爷奶奶说了很久想来我学校看一看,正好我攒了些钱,订好了车票酒店,等他们来. 我很早就出发去车站接他们了,理所当然地没 ...

  • [今日头条]​南佳的随笔《拜谒南山头》

    拜谒南山头 对于大冶南山头,我早有耳闻,但一直不甚了解,只知道是大冶境内一处红色旅游景点,与黄石市区相距40公里左右.说起来很惭愧,在黄石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我竟然一次也没有去过.近年来,特别是今年适 ...

  • [今日头条]何滔的随笔《业余爱好的彷徨》

    业余爱好的彷徨   爱好书法从小学始.孩提的兴趣成为终生的爱好,进而转化成一种情怀,这不仅仅是一种寄托一种快乐.然而,当年过天命之后,这种寄托和快乐蓦然跌入失落的彷徨--多年的灯下临池只停留在书法外缘 ...

  • [黄石文坛]吴高升的随笔《追思八哥樱桃》

    吴家畈村俩个太婆的故事 走进吴家畈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宏伟的花岗石门楼,它如热情好客的吴家畈人,展开双臂欢迎客人进村.V字型柏油馬路贯通全村,一栋栋一排排小洋楼错落有致,文化广场,村宴会厅,锡類堂 ...

  • [今日头条]许涛的随笔《致中考女儿的一封信》

    我亲爱的宝贝女儿琬霖: 你好!   在你即将踏入中考大门之际,我和你妈妈写一封信给你,为你加油鼓劲!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你将迎来人生的又一个关口-- ...

  • [今日头条]罗日新的随笔《难忘啊!“钢的城”那本工作证》

    难忘啊!"钢的城"那本工作证   "喂!罗日新吗?我看了你写的<钢的城>,想不到你这个'水货'干部,成了个大作家".听到了这既陌生又久违了的熟悉声音 ...

  • [今日头条]游洁的随笔《你好,鸡蛋花!》

    你好,鸡蛋花! 文/游 洁 关注 那年初来广州,正值隆冬时节.一日闲遐无事,在小区花园里倘佯. 南国的冬季,实在是个幌子,气温高达二十来度,暖风暖日,单衣薄裳. 放眼望去,满目皆绿,伴有红花绽放,鸟啼 ...

  • [今日头条]何滔的随笔《桃花源》

    桃花源 痴迷于<桃花源记>不仅仅是儿时记忆里的那份甜蜜,还在于字里行间的清新与质朴,在于如痴如醉的画面清真,在于朗朗上口的语言节奏,在于一气呵成的气息流动.   公元421年即1600年前 ...

  • [今日头条]​南佳的随笔《“给十万块钱才回家过年”》(你怎么看,请留言)

    "给十万块钱才回家过年" 今天中午,弟弟给我打来电话,告之一个令人震惊.悲哀和愤怒的事:昨天(2021年2月2日)夜晚,外甥万元向他爸妈(我的姐夫大姐)提出"给十万块钱才 ...

  • [黄石文坛]吴高升的随笔《闲聊乘凉》

    闲聊乘凉   明天就立秋了,恰逢星期五,兄弟们都不约而同地回茗山陪老娘过周末.老娘今年九十高龄了,身体很硬朗,生活能自理,只是耳朵有点背,最喜欢抹个细字牌.每个周末,儿孙们都从城里回来,是她最开心的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