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鸿 |也无风雨也无晴
相关推荐
-
南浔古戏台
南浔古戏台 2020.3.6 南浔古戏台沿袭了亭类建筑的风格,建筑形象华丽,形制考究.戏台建筑保护完好,正面对着古桥,背有照壁,宏伟壮观. 古戏台是清末民初修建的以戏曲表演为主要功能的有顶盖建筑,是 ...
-
苏作剧装和戏具
<姑苏晚报>2021年07月05日 B06版 何大明 源远流长的姑苏工艺美术,种类繁多争奇斗艳,在全国独领风骚.苏州的不少工艺美术行当,独具地方特色而被誉为"苏作".比 ...
-
特等奖第一名作文《看不见的春天》,令人荡气回肠,写传统文化的范文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广,比如诗词.音乐.曲艺.对联.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等. 今天分享一篇与戏曲有关的作文. 在民间,戏台与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戏曲文化的承载者.无论是临时搭建的,还是坐落一方 ...
-
吴新苗 | 以史料学为基础:齐如山京剧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原文刊于<艺术学研究>2020年第1期 编者按 史料学是历史研究中关于史料搜集.整理与利用的专门学问,为其他学科所借鉴.吸收,便形成哲学史料学.文学史料学.艺术史料学.齐如山京剧研究的方法 ...
-
京剧原来如此美丽(一)
壹 京剧的前世今生 京剧的英文名字叫作Beijing Opera,或者Peking Opera.这个翻译不知始自何人,实在不够准确.因为京剧既不是北京产的,也和国外的Opera(歌剧)完全不同. 京剧 ...
-
戏曲是如何成为清代娱乐方式的?从《红楼梦》中戏曲谈到康熙戏瘾
在前两篇文章中,我从贾宝玉非常厌恶的"热闹戏"入手,跟大家一起探寻到了戏曲史上一次非常重大的事件"花雅之争". 这次事件,让一直独占鳌头的古老戏曲剧种昆曲的地位 ...
-
秦建鸿教授《灵魂的醇香 ——上海诗歌四十年审美解读》读后
秦建鸿教授<灵魂的醇香 --上海诗歌四十年审美解读>读后 文/李 四 诗坛沉寂已久,在物欲横流.娱乐至死的年代里,谁还在关注诗歌--那缪斯的园林里孤独开放的玫瑰?谁还在坚守那超越苟且之上的 ...
-
秦建鸿 | 灵魂的醇香 一一《上海诗歌四十年1978一2018》审美解读
灵魂的醇香 一一<上海诗歌四十年1978一2018> 审美解读 作者:秦建鸿 "诗和远方",时下流行的网络语.每每看到,一丝疑惑掠上心头一一 诗真的在远方吗?不近人间烟 ...
-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两天看到一句话:股票价格不是树上的花,而是人们心里的花.股票价格不是客观世界反映,而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映. 这句话很有意思. 股价是人们对一个公司内在价值的定价.但如何给一个公司来定价?每个人都在用 ...
-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题记: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 ...
-
“我在读书”系列之三十八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的诗词与人生》
关于苏东坡的书与文已太多.近日读到较新的两本书,并联系另一本书中关于东坡先生的专章,特写下此读后感:苏东坡作为文人,有天纵之才,诗\词\文\书\画俱佳,且诗词文书四者均可登峰造极,称千年一人而已,别人 ...
-
郁达夫中学优秀作品4 || 八一班 唐远杨《也无风雨也无晴》
郁达夫中学学生优秀作品4 也无风雨也无晴 --读<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有感 郁达夫中学 八一班 唐远杨 黄土散尽,清风无声,有苦是福,福祸相生. ...
-
秦建鸿 | 月照千峰为一人
<路上的一面镜子--文本审美> (连载三十一) 作者:秦建鸿 第四章 独立空间 画外音: 心理学家对刚脱离母体的小猴做了一个试验,在猴宝宝的面前放两样东西: 一碗乳汁和一块蒙着花布的木 ...
-
品读秦建鸿教授文本审美新作《此生何处不相逢》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 --品读秦建鸿教授文本审美新作 <此生何处不相逢> 文/李 四 散步途中,偶然翻看手机信息,发现秦老师的审美新作<此生何处不相逢>又上线了. 匆 ...
-
秦建鸿 | 此生何处不相逢
<路上的一面镜子--文本审美> (连载三十) 作者:秦建鸿 第三章 想要有个家 五.不同的结局(下) 此生何处不相逢 引子: 火焰在自己的眼里, 没有在被它照耀的人眼里, 那样明亮: 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