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九2班(119)
相关推荐
-
唯一载入正史的千古奇丐,乞讨38年只为办学,让无数士大夫羞愧
一直以来,正史给人的印象就是"王侯将相故事集". 但中国历史上的奇人很多,入选正史的不一定全是贵族,也有身份特别的平头百姓. 今天要说的这个正史人物甚至仅仅是一名乞丐而已,他做了什 ...
-
千里行乞办义学千古奇丐远名扬
季羡林先生曾这样评价一个人说他"千古奇人,高山仰止".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 这个人就武训,有人会问武训何许人也?武训1838年12月5日 ...
-
一个乞丐被载入正史,死后万人相送,他有着什么样的秘密?
晚清光绪年间,在山东堂邑县的大街上,有一个长相平平.衣衫蓝缕的年轻人在人群中乞讨.这个乞丐有点不同,他看起来并没有不开心,对于周边人群的哄笑,他也显得不怎么在意. 只见他又学动物在地上爬,又表演各种小 ...
-
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载入正史的乞丐,此人是谁?他做了什么?
此人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乞丐,却被称为"千古乞丐",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的人.那么,此人是谁?为何会被载入正史? 道光十八年农历十月十九日,武训出生 ...
-
清末奇丐武训:三十年行乞只为办义学,以乞丐之身载入《清史稿》
在晚清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奇人,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之后跟随母亲四处以乞讨要饭为生,当他长大后,"自恨不识字,誓积赀设义学"(<清史稿·武训传>),于是他行乞三十余年 ...
-
他是唯一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国史的人,绝不应该被人们所遗忘!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武训出生于山东省堂邑县武庄(今属冠县),自小家境贫苦,七岁时父亲死了,生活更困难了,幼小的他随着母亲以乞讨为生. 武训年纪虽然小,但对母亲十分孝顺,每逢要到干净可口的干粮, ...
-
蒲公英丨“让我们温暖连接”,九期班委正式启动
大部分同事都是男性,时间一长,不由觉得自己也是个汉子.特别希望找回在工作和家庭之外.作为女性的纯粹自我. (学研组长张艳讲述来到蒲公英的理由) 2018年3月31日,在清华大学照澜院熊知行楼,蒲公英女 ...
-
郁达夫中学优秀作品3 || 九(12)班 吴沁茹《黄昏之后》
郁达夫中学学生优秀作品3 黄昏之后 --读<黄昏里的男孩>有感 九(12)班 吴沁茹 "男孩向西而去,他瘦小的身体走在黄昏里,一步一步地微微摇晃着走出了这个小镇.&quo ...
-
【朗诵】九三班《少年中国说》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 ...
-
中国诗歌报临屏诗创作九室第119期作品优选合集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美诗荐读 黄昏来 ...
-
再见九2班
再见九2班 今年的夏天似乎格外的热,听着窗外知了痛苦的嘶叫声,在吱吱呀呀的电扇闷热的风里,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想做. 还好,这些天在学校里的工作主要是值班,打扫卫生,接听电话,所以,整个 ...
-
我在九2班(126)
126.不是结尾 今天是七月2号,是发放中考成绩的日子. 昨天上午十点,有些学生已经收到了成都市招办发的短信,他们问我这是真的么,我说是.他们为什么怀疑?因为和他预计的成绩有些出入. 下午,我等县招办 ...
-
我在九2班(125)
125.毕业后 九2班毕业一个多星期了,孩子们离开了学校,望着空荡荡的教室,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每一个位置,是哪一个孩子在那儿坐:他上课是否认真:他下课在那儿发呆.睡觉还是打闹-- 一切一切都不重要 ...
-
我在九2班(124)
124.最后一天 此时此刻,我在中考考场外等候九2班学生考完最后一场考试. 两天的中考,天公作美,天气非常凉爽,特别适宜孩子们安心考试.有一位老教师开玩笑说,这是考状元的天气. 我不关心谁能考状元,我 ...
-
我在九2班(123)
123.不说再见 6月9日,大课间,我组织召开九年级学生考前工作会. 在会上,主要是宣读成都市招办<致考生家长的一封信>,强调考前的饮食.休息与学习及安全.希望孩子们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