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思想品德课让世人知羞耻

(0)

相关推荐

  • 不要悟道,要去学道

    很多人言必谈道,但并不去学道,都是凭相当然.无论是道家还是道教,都是很复杂的学问,不是靠人的小聪明就能悟出来的,也不是凭相当然跟着感觉走就是行道了.道要去学,不要去悟,一般人的悟都是凭相当然胡思乱想,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十六:人不可以无耻

    [原文]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①.无耻之耻②,无耻矣③." --<尽心上> [注释] ①无耻:没有羞耻心. ②无耻之耻:把没有羞耻心,视为可耻的事.第二个" ...

  • 羞耻心即良心,羞耻感即道德感

    羞耻心即良心,羞耻感即道德感

  • 十方《论语泰伯:民可使》

    十方<论语泰伯:民可使>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 本句历来有两种断句方法,其一,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二,子曰:&qu ...

  • 语音版《孟子》赏析(17)人不可以无耻

    <孟子>赏析(17)人不可以无耻 --第四单元 论涵养 第四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四单元的第四节,节选自<尽心上>,孟子告诉人们,人能知耻,就可以 ...

  • 论语:道之以政(2—3)

    孔子反复强调政德,认为政令.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而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高明,既能使人守规矩,又能令人知羞耻.孔子列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其目的就是为了强调德治的重要性. ...

  • 世人知“包青天”,中山人知“曾铁面” | 香山人物

    曾望颜 (1790-1870),字瞻孔,号卓如,香山石岐员峰乡人,传为孔子学生曾子后裔. 曾望颜的父亲在乡里开设学馆授徒,他年幼时也在学馆随父学习,并在童生试中获得头名. 嘉庆二十四年(1819),曾 ...

  • 【郁氏文化】学校教育德为先 —谈学校政治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 (文/郁大忠)

    郁氏文化 96编辑器 点击关注,查看其他文章 学校教育德为先 --谈学校政治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 文/郁大忠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确是教育改革的一大创新和突破.然而在这一机制转轨过程中,很多的教育 ...

  • [微选刊]知羞耻的不只是人

    知羞耻的不只是人 只推送精品!--无论名家,还是草根.主要目的,是供读者学习.参考.收藏.推荐他人或者自荐,请发邮箱:bzsr1022@163.com          ahgyhghl@163.co ...

  • 思想品德课才是最重要的学科

    [家教智慧 第691期] 最近,到小学调研.我分工的是思想品德学科.调研程序是听课.座谈.看材料. 不少教师的思品课堂,无论是教师讲.还是学生议,都是围绕课本内容进行,最后找出要记诵的条目,让学生划下 ...

  • 19.初中数学:已知x²-5x+1=0,怎么求代数式的值?又是x+1/x题型

    初中数学:已知x²-5x+1=0,怎么求代数式的值?又是x+1/x题型.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认真地做一遍,然后再看后面的视频.期待您在评论区留言. 请看视频讲解,觉得不错,请点赞.

  • 19.初中数学:已知m²+n²-6m+10n+34=0,怎么求m+n的值?

    初中数学:已知m²+n²-6m+10n+34=0,怎么求m+n的值?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认真地做一遍,然后再看后面的视频.期待您在评论区留言. 请看视频讲解,觉得不错,请点赞.

  • 道经第19,绝声弃知,民利百负

    19.绝声弃知,民利百负.绝仁弃义,民復畜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 理解点: "三弃三绝"是老子推荐的治理生命内 ...

  • 连载(19):梅兰芳弟子知多少--弟子范玉媛

    范玉媛,1942年生,女,天津人.199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盐城市戏剧艺术研究所所长,兼盐城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江苏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梅兰芳研究会理事 ...

  • 中国代称“九州”,指的哪九州?只有6个保留至今,名字世人皆知

    现代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会用"中国"来指代,那么在古代该如何指代我们国家呢?熟悉历史的朋友肯定知道,中国在古代的代称叫"九州".这个称呼,其实我们很小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