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忠:徽州文书里的“两地书”

(0)

相关推荐

  • 【司马狂说徽州54】新安江,ta到底在哪里?

    【司马狂说徽州54】新安江,ta到底在哪里?

  • 漳潭古村,新安江山水画廊里的村庄,占了三个“天下第一”

    漳潭古村,位于安徽歙县深渡镇,是新安江边的一个古村落,处于新安江南岸,新安江从村南向北再折向东南形成一个大湾潭,江北有漳岭为屏,故名漳潭.漳潭村在当地绝对是很有特色的一个村庄,一个小村庄占了三个&qu ...

  • 寻梦新安江

    寻梦新安江 程茶仙/文 曾经的记忆 在新安江水里被洗涤成褪色的回忆 孩提时那横笛牛背的风景 被定格成瞭望的景致 泛舟新安江上 袭面而来的风 似乎还在轻呤着那首亘古千秋的绝唱 而今,青山依旧 却早已是, ...

  • 迷天| 两地书

    两地书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迷天(青海) 暮冬烤雪 星光纵横 几经辗转的悲歌 在无衣之时与子同袍 长信短写 岁月斑驳 颠沛流离的过往 让邮件之绿变得模糊 黑夜与我交售秘密 ...

  • 王振忠:搜读人间未见书

    郑振铎写过一篇小说,叫<书之幸运>,开头就说天一书局的伙计送来几部古书,如附了八页图的李卓吾评刻之<浣纱记>上册,褚氏原刻.头本有五十张细图的<隋唐演义>,四十回明 ...

  • 王振忠|两份徽州文书中的晚明历史

    1602年<矿税票>,安徽师范大学收藏 文︱王振忠 徽州遗存有目前所知国内为数最多的民间文书,目前已发现的总量就多达一百万件(册),这些文书构成了南宋以来中国史(特别是明清史)研究的史料宝 ...

  • 王振忠:清末徽州学生的《庚戌袖珍日记》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新发现的<庚戌袖珍日记>,从一个侧面反映商务印书馆刊行的读物对皖南社会的影响,并根据日记书写的内容,研究清末徽州学生的行旅生活. 关键词:<庚戌袖珍日记>:徽 ...

  • 王振忠:远引旁搜观黄白,半生痴绝梦徽州

    在我看来,历史上的繁华废兴若山情水态,遥望千山竞秀,静听百鸟争鸣.吾辈远引旁搜,质疑求是,既需近观细思,又要遥瞻远眺.既要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瞻顾中外,还应当溯流寻源,聚焦于水云深处的黄山白岳,较近距离 ...

  • 王振忠|清代藏书家汪启淑的商业经营与社会生活—对几份新见契约文书的解读

    摘 要汪启淑是清代前期江南著名的藏书家.篆刻家,颇为出版史.艺术史学者所关注.不过,尽管其人系徽州盐商一向尽人皆知,但因书阙有间,以往对他的盐业生涯所知甚少,有关其人生平事迹的诸多细节亦皆不得其详.有 ...

  • 王振忠:民间历史文献发掘的新成果——徽州日记的整理与研究

    复旦大学王振忠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以来徽州日记的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BZS085),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 徽州地处皖南低山丘陵地区,这里,"商成帮,学 ...

  • 情生两地书、梦里盼花笺

    鲁迅,男,汉族,和以往不同,这样的开篇大概是在我纠结了两个多月后能想到最好的注解了,于千万人而言,鲁迅是一种寄托,是另一种存在:是一种声音,是另一种思维:是一种追思,是另一种缅怀. 作为文学家,他是幽 ...

  • “某太太”:鲁迅原配朱安在“两地书”里的情形

    在老家呆了半月,带了一本都德的<磨坊书简>,翻过,又看老父桌上的<鲁迅经典全集>,是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的,四本.着重看了"家书集",分三部分,一部分 ...

  • 一座城,两地书|说不完的书法故事(1)

    从今天开始,我给你写信,我们就聊聊书法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长期聊下去,甚至可以把读者拉进来,我们一起聊. 在通讯如此快捷发达的今天,用这种方式交流非常别致.我们以书信的方式来谈谈书法,我觉得这个创意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