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学习:款识文字能不能入印?
相关推荐
-
练习篆刻这就是传说中的汉朱文印。汉印绝大...
练习篆刻 这就是传说中的汉朱文印. 汉印绝大多数是白文印. 封泥印是朱文,但基本都是白文印在封泥上印痕. 真正的汉朱文印很少,与封泥印的风格不同. 篆刻时可以用不同刀法,但主要在于线条和边框的处理.
-
上海博物馆笔记(玺印馆小记)
原文地址:上海博物馆笔记(玺印馆小记) 原文作者:缁衣人 X "晋归义氐王"驼钮金印西晋 篆刻是一门高妙的艺术,它以篆字的形式上通远古,又以简单的功用价值下接时世,用最简单的虚实技 ...
-
赵广源篆刻《东坡十六乐事》组印
赵广源,号粲庐,岭南印社社员,1997年生于山东淄博,现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受教于祁小春.王忠勇.倪宽与谭文选等先生. 获奖经历 2018年入展"全国大学生篆刻展" 2018年获得 ...
-
印文篆刻与边款款识穿越了150年!奚冈先...
印文篆刻与边款款识穿越了150年! 奚冈先生由于是自用印的缘由,故没有留有边款,但篆刻大家丁辅之于1925年秋天考证此印为奚冈自用印并向朋友同行出示显摆,赵叔孺"拜观"后就用刀把这 ...
-
篆刻学习:除了不厌其烦地临印,我还可以做点啥?
关于篆刻能达成的艺术水平,吴昌硕曾经在他的画论里说过一句话:"小技拾人者易,创造者难,欲自立成家,至少辛苦半世."我认为这样的话,对于篆刻学习,同样适用.以前有句话说"雕 ...
-
篆刻入门:秦印入印文字的“印化”方法
本文介绍秦印中入印文字的"印化"方法,同时发布我们秦印作业的第19方和第20方(再说一遍,我们的篆刻作业是汉印220方,古玺50方,秦印50方,明清名家印180方). 因为是半通印 ...
-
篆刻学习:同样与书法相关,朱简的“笔意表现说”与邓石如的“印从书出”有何区别?
先说朱简的"笔意表现说" 朱简,明代篆刻家,生于1570年(明万历年间),卒年不详,字修能,号畸臣,后改名闻,安徽休宁人. 安徽出杰出印人,朱简是其中之一,下面要说的邓石如也是其中 ...
-
篆刻知识 | 非篆书”入印何以无果?
查看篆刻知识技巧 明朱简<印品>中曾说:"印字古无定体,文随代迁,字唯便用".以社会通行文字入印,唐宋以前莫不如是,如秦前用大篆,秦用小篆,汉用缪篆等.唐宋以后印章的字 ...
-
每日篆刻-【古冀人】,甲骨文入印
每日篆刻-【古冀人】,甲骨文入印
-
明清篆刻闲章100印,篆刻学习范例
印章自秦汉以来,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秦汉除官印外,多刻姓名.字号,也有少量吉语,至宋元,闲章始盛.明清以后,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其文字上.艺术上趣味,已不可与以前同日而语. 闲章由秦汉时期刻有吉祥文字的 ...
-
篆刻学习:“印化”,实在是一件“很复杂、却很重要”的事儿
收到印友的留言,请我系统化地讲一下"印化"的事情.思考了一下,"印化"这件事儿,实在不是一篇文章能够"搞定"的事儿,它太复杂了,但是它又太重 ...
-
篆刻学习要临摹,为什么临完汉印,临古玺,最后才到明清名家印呢?
学篆刻没有捷径,无外乎正确的方法加上长期的练习.我们在临摹古玺的时候,总结出来的这些细微的窍门和方法可能对于初学者恰恰是最有帮助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就是在走捷径了.那么,篆刻学习为什么要临完汉 ...
-
154页,400多方印,《上海博物馆藏印选》,超高清,篆刻学习范本(附获取方法)
超高清无水印资料获取方法: 1.关注「印书房」公众号(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 2.进入公众号,在对话框发送关键词"上海"即可获取. <上海博物馆藏印选>收录了战国至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