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有志于学者一 读书
相关推荐
-
恩高75届校友谈学习门径与方法
"初学入门之蹊径" --恩施高中1975届校友谈学习门径与方法 作者:何小平 何小平,1958年生于恩施,1975年毕业于恩施高中,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现已退休.图为何小 ...
-
治国学之基本方法及参考书目
编者按:本文为原中央大学.中正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易先生(1889-1956)的一次演讲实录,原题<治国学之基本方法>,载1942年5月21日<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二卷第廿三期,由 ...
-
“读书期于明理 ,明理归于致用” —张之洞的治学之道 王晓兵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之洞好学善思,学问渊博,除儒家经传以外,诸子百家皆得其要领. ...
-
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人类最早的大学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先秦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距今已有2500 多年.中国先秦时期<大学>倡导的"大学之道&quo ...
-
专业篇丨历史学类:吾侪所学关天意
用知识改变阶层 写在前面 我们呼唤下一个具有命世之才.旷代之识的史学家. 数千年来,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高峰.在传统文化的语境里,著史被认为是天人之际的丰功伟绩,出经入史是对一个传统中国学者的极高称 ...
-
朱维铮:张之洞与《书目答问》二种
张之洞不是学者.但在晚清后期,在光绪朝的三十三年间,他却与教育.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同作于光绪元年的这两部书,<书目答问>和<轩语>,便提供了最初的例证. 那一年,张之洞三十八 ...
-
2020下半年所读书书目
一如继往,下半年所翻阅的书没比上半年少:自欺欺人,还过得去.书目如下列(按阅毕时间先后): 46.<故宫退食录>(上) 47.<学术集林>(卷五) 48.<故宫退食录&g ...
-
我的哥哥是学者—世界读书日,收到颜建国新著有感
[平湖一柱 第1125期] 今天,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收了一份珍贵的礼物--还散发着墨香的颜建国先生新著<元朝东平学派>.说它珍贵,还是因为,它是颜先生在百忙之中专程给我送来的,上面 ...
-
明末清初时期,学者顾炎武爱好读书,读完《...
明末清初时期,学者顾炎武爱好读书,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原来他采用了"自督读书"的措施:1: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2:把当天读完的书抄写一遍. ...
-
曾国藩:读书治学,有志有识有恒
2020-10-07 08:27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 曾国藩一生问学不辍,不管是在京任翰林.侍郎的闲职期间,还是在寸心忧灼的戎马之时,他始终能读书谈学如平时.正是这样的孜孜不倦,他才积累了可堪&quo ...
-
读书 | 围炉夜话(48)——人不患贫,只要贫而有志
<围炉夜话> [原文] 隐微之衍,即干宪典,所以君子怀刑也: 技艺之末,无益身心,所以君子务本也. [译文] 一些不留意的过失,很可能就会违反法度,所以君子行事,常在心中留礼法,以免犯错. ...
-
陶渊明、苏轼、郑板桥……古代的大咖学者是怎样读书的?
读书是需要方法的,找对方法便能事半功倍.当然,阅读方法也要因人而异,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大咖们是怎样读书的,顺便可学习借鉴一下. 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 三国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并因 ...
-
学者蒋寅: 程千帆先生是如何指导我读书的
程千帆,已故著名文史学家.教育家.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留下数十种重要著作.其遗嘱有言:"千帆晚年讲学南大,甚慰平生.虽略有著述,微不足道,但所精心培养学生数人,极为优秀,乃国家之宝 ...
-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中医书友会
-
叔本华:许多学者,因读书太多而变得愚蠢
作者简介 亚瑟·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 ...
-
《古人读书经典格言》(1)▲学者,必精勤...
<古人读书经典格言>(1) ▲学者,必精勤专心,以入于神.----刘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 王夫之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