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春/随笔:建 国 那 年 在 故 乡

(0)

相关推荐

  • 德太炉的正月十五

    本文作者:刘永国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办灯节.办秧歌,而办灯节周围十里八村各不相同,有的办八仙(正月初八.初九.初十三天),有办二月二的,可大部分都是办十五的多. 德太炉的正月十五历史悠久.在我记忆 ...

  • 向祖国致敬丨欢度国庆,祖国万岁!

    -喜迎国庆- 心怀家国,逐梦前行. 红旗漫卷,国顺家和. 峥嵘岁月,今朝辉煌. 愿山河永在,愿生生不息. 盛世传奇,我们继续书写. 创想智控全体员工祝福伟大的 祖国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也提前祝您度过 ...

  • 夫妻义诊几十年育有10子女 名字连起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夫妻义诊几十年育有10子女 名字连起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 哀恸!高喊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他在新中国成立28天被枪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高喊着口号的英雄被枪杀! 那是1949年10月28日,新中国成立刚28天. 对于胡歌.靳东主演的<伪装者>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这部剧讲的是 ...

  • 李景春//随笔:带上朋友朝前走,真正的朋友是“雪中送炭”

    人生的路充满坎坷和曲折,没有朋友真的很难. 幼年的玩伴.入学后的学伴.工作后的同事都是朋友,生活中的朋友更是无处不在,例如战友.文友.旅友.网友.棋友.球友.股友.病友.吃友--. 儿时过一条小河去邻 ...

  • 李景春||随笔:挑起编辑部的盖头来

    报刊常被作者称为"园地",无论是专业作者或业余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在报刊发表,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却又并非都能如愿,尤其业余作者的作品,多半都进了编辑部的垃 ...

  • 李景春/随笔:捡到白菜之后

    石油大会战年代,大庆人"三老.四严"("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深入人心.一个 ...

  • 李景春/随笔:逛新城,看电影

    华发影城门景 我们和新中国一起成长的青年,现在老了,总是留恋那个年代的人情风貌.那时候我们朝气蓬勃,充满希望,那种自豪感似乎谁也比不了!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火了,珠海华发影城正在上映,外 ...

  • 李景春/随笔:我 跟 澳 门 同 欢 庆

    我 跟 澳 门 同 欢 庆  文/李景春 看电视,北京国庆大阅兵展现祖国无比强大,我骄傲,我自豪!假日里,站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广场观看澳门同胞欢庆节日的礼花,同样让我振奋! 珠海.澳门一国两制,各自为 ...

  • 李景春/随笔:我家的电脑桌面

    我家的电脑桌面 作者/李景春 年近耄耋,离开大庆旅居珠海,突发摔伤事故,我非常痛苦.我挣扎在双拐和轮椅之间,想要站起来,再展大庆人无可阻挡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英姿,却无奈腿脚两处骨折,肿胀严重!我含泪 ...

  • 李景春/随笔:脚印

    脚印 脚 印 文/李景春 漫漫红尘布满脚印,有工人上班的.有农民下田的.有科学家走向实验室的.有运动员走向训练场的.有走向成功的.有走向失败的.有从失败走向成功的.也有从成功走向失败的.还有浑浑噩噩走 ...

  • 李景春/随笔:得儿嘛哈

    鸡蛋和大蒜 得 儿 嘛 哈 文/老 小 孩 时光退回到上世纪60年代,大庆正在艰苦条件下开展石油大会战,安达许多知识青年也投身到大会战行列之中.我的好朋友张英就是安达人,他性格开朗,嘻嘻哈哈,跟他在一 ...

  • 李景春/随笔:元宵节记忆

    母亲和元宵 元 宵 记 忆 文/李景春 元宵节是大年的最后一关.小的时候平时连温饱都没有保障,过年却能吃到鱼.肉.饺子,连讨饭的也能讨到粘饽饽,我怎么能不喜欢过年呢?元宵节的元宵,不但平时吃不到,其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