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词100】01《行香子•过七里濑》(一叶舟轻)
相关推荐
-
那些耳熟能详,美到骨子里的诗词名句(第122期)
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荀子·富国> 空听潺潺清颍咽.--苏轼<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秦观<梦扬州·晚云收> ...
-
丁志勇 | 七律辘轳体《谁写江南一段春》
七律辘轳体<谁写江南一段春> 同题步韵诗友风音云影 --怡红公子辛丑七夕于仪征 谁写江南一段春,维扬烟雨幻犹真. 霜华总伴流云远,笛韵长随逝水匀. 桥畔烟花怜倦客,杯中酒色醉征尘. 来年蝶 ...
-
苏轼被严重忽视的妙词《行香子·过七里濑》,明明通篇如梦如幻,却很少有古代名家点评
提到苏轼,很多人会想到林语堂先生评价他的8个字: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在世人眼里,苏轼就是一个精神上的"不倒翁",不管被贬哪里,他都能活得有滋有味.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他就没有消沉的阶 ...
-
苏轼写得很美却并不出名的一首词《行香子·过七里濑》,开篇8个字便让人如痴如醉
根据现行的历史记载,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在杭州通判任上开始填词. 一般说来,刚开始做某件事,多少都会有点生涩,苏轼应该也是这样的,所以在第一年他只写了两首,虽然读过这两首词的人不多,但其 ...
-
《宋词诗译800首》380行香子.过七里濑(苏轼)
行香子·过七里濑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译 ...
-
自古虚名终化去,但远山长晓山青——读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
文/踪影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一次出巡富阳.新城等地,自新城放舟而下,经七里濑.严陵濑,途中有景,景中有典故,苏轼灵感来潮,赋词<行香子.过七里濑>: 一叶舟轻 ...
-
古今残联妙对续编:(27)七里山塘,行至半塘三里半,
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巧王安石不在,苏轼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一首咏菊的诗稿,仅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菊花怎会被吹落呢?便心血来潮,提起 ...
-
宰相随口说了一个上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几百年无人能对,最后却被10岁孩子对出下联:“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金榜题名后,王安石并没有立马得到重用,只是被任命为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这样的小官.不管在何处为官,他工作都十分努力,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官职也在逐步提升.公元1058年,王安石洋洋洒洒写了近万字的奏折,向 ...
-
班主任把高中英语3500词融在24个故事里,并归类为74类|记得更快
高中阶段,英语的学习最让同学们头疼的就是单词的背诵,因为课堂上几乎所有的时间老师会给同学们讲解语法内容及其他知识点,因为这些教学内容本身就很多,老师不可能像小学.初中一样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给同学们过,所 ...
-
【小强珍藏】百年前的老北京,都在这100多张珍贵明信片里
本期推送无音频! 1865年,一位德国画家在硬纸板上画了一幅画,并写上了几句问候语,打算寄给远方的朋友.可他怎么也找不到能装下这幅画的信封.于是,邮局建议他把收信人的地址和姓名直接写在画的背面寄出.这 ...
-
[非遗]花儿(七里寺花儿会)
七里寺花儿会 七里寺峡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南古鄯镇境内的小积石山麓.在这里举行的花儿会至少已有百年历史.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八方群众盛装举伞结伴而来,六七万人云集峡谷,通宵达旦对唱花儿. 七里寺花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