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本质探微 1 —— 从糊涂医治糊涂肠炎说起

我在加拿大念书时,住在一位女士J家。J有一个毛病,长年拉肚子,而且多是在清早五点多,看了很多年医生都没有根治。J的医生告诉她,这个不是病,每天早上才拉一次稀很正常,可是她却不胜其烦,有一天她跟我说起要去看中医,那时年轻气盛,我就告诉她,干脆看我好了,加拿大不会有比我更懂中医的中医,但是我在加拿大没有license,不能给她开药。J似乎很有经验,伸出手腕就要我给她把脉,我笑言男女授受不亲,我看病不需碰到她也可切脉。事实上,我在她家住了两个星期,如果连房东有个啥毛病也看不出来,那岂不是开中医的玩笑!她畏寒,时有咳嗽,所谓“精足不畏寒”,很明显嘛,她这个病真正病根在于肾气不足,命门火衰,不能熏蒸五谷,肺气虚弱,体内阴寒。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古代中医所讲的“对症下药”,是找出真正的病因,然后才“下药”——注意,是“下药”,不是“用药”。现在的中医学院教出来的医生们有一个特点,一定要弄清楚是个什么病才会来个“对症下药”,J被西医诊断为慢性肠炎,可是按照西医的方法,症是肠炎,下的也是消炎的药,但却多年治疗不好。我有一些作中医生的朋友,也常常喜欢“问”病人得的是什么病,病人多半是给个西医的病名,比如慢性肠胃炎、冠心病什么的,于是这些中医们就想用教科书里的药方去治疗西医定义下的病。这样治疗,能有好效果才怪呢!

古代的中医,主张糊涂医治糊涂病。啥意思?

这是一种中医的整体思想,“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好比中国人说“牛肉”,牛身上的哪一块肉都叫“牛肉”,外国人却必须分得倍儿清楚,什么entrecôte, fillet de beuf等许多名称。古代名医们才不懂什么叫冠心病什么叫心冠状血管粥化呢!不管你的心脏出了什么问题,一律糊糊涂涂马马虎虎叫心脏有毛病,然后就根据五行生克的关系来调理。所以,对于J的肠炎,我压根儿不用去知道是慢性还是急性,是啥毛病,我只要知道她拉肚子这个“犯罪事实”就定罪量刑把病抓起来处决了。

清晨五点多喜欢拉肚子,这在古代就叫做“鸡鸣泻”。意思是这个病就喜欢发生在清晨公鸡打鸣的时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鸡鸣卯时正是大肠做人体CEO的时辰。如果我们肾气不足,命门火衰,肺气必虚,肺与大肠相表里,排便就在情理中。

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不谈谈中医的本质。学习中医,必须抓住这个本质,才能养生延年,妙手回春。这个本质就是——真气与天地万物的运行同步!人体的真气是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而运行的,顺之者昌,逆之者损!《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篇》开篇便讲“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说的就是人体真气运行与天地时间运行息息相关。

现在不少写中医养生类书籍的“名家”都说人体的真气于子时开始运行,这是错误的。

人体真气时时刻刻都在运行,要不还能活命吗?只是每个时辰,走哪条“路”,由哪个脏腑当人体CEO而已。人体十分“民主”,实行的是比美国还民主的“五权分立”,五脏六腑轮着来,“任期”都是两个小时。如果硬要说从哪个时候开始,却不是子时,而是寅时。寅时,即凌晨3-5点,人体真气从手太阴肺经开始,此时肺当CEO,这个时侯人体的真气开始在肺会师,然后由这个CEO下调到下面的其他脏腑(肺在身体主干的最高点)。年轻人睡得最沉的时间就是寅时,尤其是秋天的时候,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肺气要下降,身体的阳气要往下、往里调度运输,古代中医管这叫“肃降”,用英文比较容易理解,气要Seriously heading down。年轻人肺气足,所以最容易睡得沉。年纪大的人,或者身体虚弱,尤其是肺有毛病的,这个时候反而非要醒来不可,因为长者和体弱者体内真气已经不强大,没有太多力量去“肃降”了。尤其是秋天,因为秋天属金,气主肃杀,其相应的脏腑是肺。所以中国人才喜欢“秋后算账”。——以后发现自己这个时辰老是醒来,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开始学习中医养生了。顺便说一下,中国的命书上常说寅时出生的人是操志持雄、背井离乡之命,这样看来说得通,寅主肺,金气能操志持雄,从肺一路下来,自然远离“家乡”了。

卯时,即早晨5-7点。人体真气注入手阳明大肠经。这时人体的CEO是大肠。古代医书上常讲“肺与大肠相表里”,说的就是上一任CEO刚下台,新一任刚上班,他们得互相有个协调。上面所说J的拉肚子病为什么老发生在清早5点多?就是这个道理!肺气虚弱导致大肠的排便功能不全,在清早5点多,寅卯之交,正是肺与大肠交接CEO工作的时候,真气从肺经注入大肠经,大肠在生理上自然“情不自禁”了。悟通了这一点,反过来治疗便秘便不在话下了。所以说,学中医其实很容易,理通法自明,明理之后方法就可以自己编。我后来没有给J开药,治这个病,一般是用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等四味药,我历来反对动不动就吃药,只让她喝点姜枣汤,并教会她一个动作,让她练习疏通肺和大肠经脉的小方法:自然站立,两手从身体两侧自然平举(手心向上),像鸟儿展开翅膀准备飞起来一样,慢慢抬起,当两手臂与肩膀成一直线时,在意念上以大拇指、食指和小指头为轴,拉动整个手腕使两手手心往下“扣”,仿佛盖酱油瓶盖一样,反复做十来八次就好,J连续做了三天,就不再拉肚子了,至今都没有再复发。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动作,能“事无形”把病治好呢?很简单,左右两手臂上都有三条阴脉三条阳脉,这个动作的目的就是拉动手上的这些经脉来调理身体肺、肠、肾等脏腑。这是“糊涂医治糊涂病”的方法,如果非要详细解释,那么就是手太阴肺经呼气由胸走手,出大拇指之端,而手阳明大肠经由食指走头,你这么一折腾,就相当于给这两条主要道路开绿灯,让真气不堵车,相应的脏腑(司机?) 就爽了。这个动作在做的时候,最好加个“补”的想法,即每当手腕往下扣的时候,就想一下“补”。原理我们以后的文章再谈。——聪明的读者,如果不是拉肚子而是便秘怎么办?反过来呗!把动作反过来就行,不信你可以马上试试:两手平举与肩成一直线,手心向下,由大拇指、食指和小指带动往上翻掌,使掌心向上,并想一下“泄”折腾十来八下,看看是不是很想上厕所:)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决定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正常人的经脉,其实本来就是通的,这是千古医家的大秘密。它们不仅是通的,而且真气还按照一定的时辰在不同的经脉上运行。这就是中医的本来面目。

所以,抓住了中医的这个本质,学中医才能入门。因时制宜,事半功倍。

顺便提一下,每天子午两个时辰(即晚上23点至凌晨1点,中午11点至13点)真气会沿着任、督二脉循环一圈。这就是著名的“子午流注”规律。子时,人体的真气还注入于足少阳胆经,所以子时是个少阳之气开始发动,万物开始滋生,生命力非常强劲的时刻,这个时候最好能放下万缘,静坐养气,古人叫“炼子时功”,如果不懂静坐,那就好好睡觉养神,让身体放松下来,使真气更加容易通过这两条主管全身阴阳经脉的主干线。午时,人体真气还注于手少阴心经——以后如果你看到报道说有睡午觉习惯的人不容易得心脏病你就知道为什么了。午时最好也能睡睡觉,可惜现在的白领,尤其是在外企工作的人们已经没有睡午觉的福分了。如果这两个时辰你由于工作关系实在不能睡觉,那就拜托把后背坐直,含胸拔背,尽可能看点轻松的资料,尽可能放松吧。

子时到了,睡觉去:)

胡涂医

2010年1月16日

(0)

相关推荐

  • 古钟6

    五.脏腑论和任督二脉论 弄清楚了经脉和真气的本质,就理解了气血一体两面的道理.气血是可以发生物质交换的,因此,真气的运行,是血液循环的一部分,把其比喻成平衡-冲洗液,应该是恰如其分的.真气通过增加毛细 ...

  • 十二时辰养生法【上】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出了著名的"子午流注"学说,这也是现代医学中时间医学的原型.子午流注理论,是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 ...

  • 中医本质探微 7 —— 医道之至极

    "古传中医"这个词,在我这个"糊涂医治糊涂病"的博客里被多次提及.有些常来这个博客的朋友们,也喜欢给自己的博文加一个"古传中医"的标签,这是 ...

  • 耕铭医轩|危重病房降低死亡风险的核心抉择——阳明病本质探微

    耕铭医轩|危重病房降低死亡风险的核心抉择--阳明病本质探微 今天开始讲阳明病.什么是阳明病?谈谈我的理解.仲景对于阳明病最本质的阐述其实是在强调"度"的问题.少阳和阳明病势深浅不同 ...

  • 五音与中医五脏关系探微

    慧福生命文化 今天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到天文.地理.政治,小到气.味.色等,可谓包罗万象无所不具.其中当然会存在一些牵强的成分,但许多事物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是确实存在的.五音与 ...

  • 【中医血浊研究】王新陆教授从血浊论治血管性痴呆学术思想探微

    导读:血管性痴呆为罹患脑血管病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患者认知功能受到明显损伤,同时具备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与体征,因其在临床上具备可预防性,探析血管性痴呆的新的证治思路与方法尤为重要.王新陆教授在长 ...

  • 常德贵教授LUTS中医传统分级诊疗探微  尿道炎

    下尿路症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病情反复,迁延难愈,其病位在膀胱,病机初期症属湿热,中期气滞为主,湿热为标,终末血瘀.湿热互为因果,湿热下注是最主要的病机,湿热毒邪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 大病之初,病在黏膜 ...

  • 汉字探微(241):俯首系颈——释“系”(係、繫)

    朱英贵 "俯首系颈"的说法出自汉代贾谊的<过秦论>:"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意思是说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拴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 ...

  • 汉字探微(240):探赜索隐——释“索”

    朱英贵 成语"探赜索隐"的意思是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索"字从"丝",本义是用丝.棕.麻等原材料制作的绳子,因为绳索有所系联,可 ...

  • 汉字探微(242):韦编三绝——释“绝”(絕)

    朱英贵 一."绝"(絕)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韦编三绝"的成语典故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 ...

  • 小青龙汤证机理探微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第40条:"伤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后世多用外感风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