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遗稿》卷之一 经候

(0)

相关推荐

  • 七个中药偏方治疗痛经有奇效

    中医认为,痛经主要在于邪气内伏,经血亏虚,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因此导致痛经. 加味少腹逐瘀汤 [组成]益母草30克,当归.赤芍.延胡索.炒蒲黄.灵脂.泽兰各10克 ...

  • 少腹逐瘀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少腹逐瘀汤 一.古方简介 电與巢装.[来源]<医林改错>. [组成]炒小茴香1.5g,干姜3g,延胡索3g,当归9g,川芎3g,没药3g,官桂3g,赤芍6g,蒲黄9g,炒五灵脂6g. [功 ...

  • 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痛经医案案例#

    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痛经医案案例#

  • 一张方,化瘀 散寒,化解前列腺炎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男科学>.<方剂学> 今天这篇文章和读友聊聊,中医是如何应对慢性前列腺炎. 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患者,才36岁,是一个开货车的司 ...

  • 妇女病中医治疗法3河北3、1959  经水后期

    (1)病源:经水后期,即经期错后.傅青主说:"妇人经水后期固属虚像,而经来多寡大有不同:后期而来少者,血之寒,为不足之症:后期而来多者,亦血之寒,但为有余之症."薛立斋认为经水过期 ...

  • 《邯郸遗稿》卷之一 调经总论

    凡妇女经事,谓之月水,又谓之潮水.曰月者一月一至也,曰潮者取其信也.上蓄为乳汁,下行为月水.夫阴必从阳,故禀火色而红.血为气配,气寒则寒,气热则热,气降则降,气凝则凝,气滞则滞,气行则行.平和之气,三 ...

  • 《邯郸遗稿》卷之二 血崩

    血崩 凡血崩之疾当分阴阳而治,气血人身之阴阳也.阳主升,阴主降,阳根阴,阴根阳,一升一降,循经而行,无崩漏也.若阳有余则升者胜,血出上窍:阳不足则降者胜,血出下窍.总之血随阳气而升降,阳气者风也,风能 ...

  • 《邯郸遗稿》卷之二 带下

    带下 白带,如带不断者是也.其所以然之故,带者奇经八脉之一也,腰脐间回身一周,如束带然.八脉俱属肾,人身带脉统摄一身无形之水.下焦肾气虚损,带脉漏下,白为气虚,赤为有火,治法俱补肾为主.白者多,赤者少 ...

  • 《邯郸遗稿》卷之二 淋浊

    淋浊 妇人年七七,数尽而经不断,此乃气血有余也,不可止之.若既绝而复来者,或伤损,或淤血,皆以两胁.少腹急痛为辨,宜四乌汤,用赤芍:其势不可止,宜八物汤加芩.连,然不可遽投,恐伤脾胃. 老年淋漓不断, ...

  • 《邯郸遗稿》卷之三 妊娠

    妊娠 <素问>∶"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

  • 《邯郸遗稿》卷之三 临蓐

    临蓐 妊娠至临月,当安神定虑,时常步履,不可多睡.饱食.过饮.酒醴.杂药.欲产时,不可多人喧闹怆惶.若见浆水,腰间痛甚,是胎已离经,方可用药催生.坐草.不可早服催生药.早坐草. 临蓐切忌饮酒.酒性多热 ...

  • 《邯郸遗稿》卷之四 产后

    产后 凡新产妇人,气血大损,诸事必须保重,切不可恃健劳碌,致内伤外感,六淫七情诸症,为患莫测.故产后症,先以大补气血为主,虽有他症,以末治之.或欲去邪,必兼补剂为当,不宜专用峻厉,再损血气也. 或问产 ...

  • 『中医古籍』邯郸遗稿

    作者:赵献可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叙 叙 卷之一 调经总论 经候 卷之二 血崩 带下 淋浊 卷之三 妊娠 临蓐 卷之四 产后

  • 《邯郸遗稿》

    中医书籍 <邯郸遗稿> http://www.cfbchina.org/lilunshuji/handanyigao/index.html 作者:赵献可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