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活性成分直接作用靶点鉴定研究方法及应用
相关推荐
-
Cell | 分子胶水的兴起
返朴 关注返朴(ID:fanpu2019),阅读更多!昨天 17:18 撰文 | 余梁 审稿 | 陈梓豪 指导 | 闵小平(厦门大学)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由哈佛大学Stuart L. Schreibe ...
-
科研 | Angew.Chem. Int. Ed.:含氟试剂在结构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编译:阿昊,编辑:Emma.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结构蛋白质组学(Structuralproteomics)是指为了了解蛋白质序列.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而对蛋白质结构进行研究.化学 ...
-
“神药”抗肿瘤有望“一箭三雕”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1-10-28 09:34 ■记者 田瑞颖 抗衰老.抗肿瘤.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改善作用--除了作为强效免疫抑制剂用于肾移植抗排异,近年来,雷帕霉素被视为&quo ...
-
什么是香豆素?香豆素相关研究方法有哪些
经典染料香豆素,用途广泛的香豆素包括AMCA,7-氨基香豆素(AFC和AMC),7-羟基香豆素和7-甲氧基香豆素的衍生物, 用于制备蓝色荧光肽,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与荧光素,罗丹明和花青素相比,香豆 ...
-
综述 | 北京大学:通过蛋白质组学发现免疫代谢中的翻译后修饰(国人佳作)
编译:子橘,编辑:Tracy.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先天免疫在抵抗病原体入侵的宿主防御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巨噬细胞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免疫激活过程中,巨噬细胞也会经历代谢重整, ...
-
综述 | Curr Opin Chem Biol:基于活性和反应性的蛋白质组学:近些年的技术进展和在药物发现方面的应用
编译:Y.too,编辑:Emma.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基于活性的蛋白谱学研究方法(ABPP)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ABPP的核心是运用活性导向的探针分子在复杂生物样 ...
-
综述 | Trends Pharmacol. Sci.:克罗恩病的蛋白质组学和成像研究:“不可能”盟友的结合
编译:彭翰林,编辑:Tracy.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复发型炎症性肠病(IBD),发病后会表现出腹部疼痛和肠梗阻等症状.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普 ...
-
当归贝母苦参丸活性成分抗癌作用和机制探究进展.docx
当归贝母苦参丸活性成分抗癌作用和机制探究进展.docx当归贝母苦参丸活性成分抗癌作用和机制探究进展[摘要]本文查阅了当归.贝母.苦参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及其有效制剂等方面的抗癌作用研究文献,综述了当归 ...
-
胡晓梅主任医师应用雄黄温阳化毒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学术经验及雄黄活性成分As_2S_2作用机理的体外研究
背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包括一组异质性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是无效造血和分化异常以及有向急性髓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染色体核型异常是异常克隆造血的标志.研究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者在MD ...
-
肿瘤诊断靶点鉴定研究取得进展
肿瘤疾病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各种癌症临床领域亟须解决的科学问题就是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的鉴定.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肿瘤生物标志物实验室长期聚焦癌症诊断新靶点的鉴定与研 ...
-
△△GPB:葛根芩连汤调节肠道菌群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活性成分鉴定及机制研究
近日,GPB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军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院士和赵林华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完成的题为"Antidiabetic Effects of Gegen Qi ...
-
GPB:葛根芩连汤调节肠道菌群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活性成分鉴定及机制研究
近日,GPB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军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院士和赵林华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完成的题为"Antidiabetic Effects of Gegen Qi ...
-
研究发现:中药草果含降血糖活性成分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新药研发团队近日发表研究成果,发现 中药草果具有新型降糖活性成分,该研究为新型降血糖先导分子的发现提供了化学和药理学依据,也为拓宽草果的新用途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 该成 ...
-
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著名中药草果的新型降糖活性成分研究取得新进展
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全世界患者高达4.63亿,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类和口服降糖药物,然而因低血糖风险和各种副作用,亟需 ...
-
研究人员发现雌马酚抗抑郁活性并揭示作用机制
来源: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021-05-20 12:44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率逐年递增.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全球抑郁患者已超过3.5亿,抑郁症成为仅次于心脑 ...
-
膳食活性成分防治食品中污染物和添加剂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的研究取得进展
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2021-06-07 19:56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华斌教授团队在国际食品科学顶级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题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