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后浪的镰刀(2)

在现代社会,对于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来说,其人生无非只有三个选择:

1.做一个打工人,为企业创造价值。

从利益分配角度来看,最后一定是老板拿走利润的大头,你拿利润的小头。

2.创业,为自己创造价值。

从利益分配角度来看,当然是你拿走利润大头,但是你也得承担整个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风险。

3.家里蹲,做啃老族。

如果家里有矿,你就是自由而富足的;

如果家里没矿,你就是自由而贫穷的。

今天这篇文章不考虑第三种情况,我们只谈普通人面对第一、第二个选择时,是否存在逆袭的机会?

也就是说,这个系列的文章,我必须非常清晰的回答三个关键问题:

1.如果选择做打工人,怎么才能获得个人的超额收益?

2.如果选择创业,怎么才能降低创业的风险?

3.如果既不想创业又不想做打工人,到底有没有走捷径的方法?

先给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作为打工人,要想获得超额收益,要么做白手套,要么拓展新业务。

除此之外,几乎再无其他获得超额收益的办法。

(违法犯罪的事情我们不考虑、你是天才或者二代这种事情我们也不考虑。)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事实:

在一个业务相对稳定、待遇高出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中,从中层管理者往上数,基本上具备一点实权的管理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以我个人的经历为例,我大学毕业之后,第二份工作选择的是一家外企。

有一说一,相比于当时的国内企业,这家外企的待遇相当不错。

薪资高于同行业30%左右,五险一金都是按当地政策的上限缴费,如果加班就老老实实给加班费,年假和福利假正常休等等等等。

(即使是在2020年的今天,国内绝大多数企业都达不到以上几个条件。)

但是,是的,这里有个但是:

我在这家外企干了三年就感觉要疯,因为年轻人要晋升实在太难了!

所有有点实权的中层管理岗位都有一堆人在排队熬着。

但是三年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不是机会的机会,

我主动要求下放到一个陌生的市场去拓展新业务。

在这之前,这个新市场几乎没人愿意去。

因为之前被发配过去的几个中层管理者去熬了一段时间,最后都没成功。

正常来说,新市场的拓展必须得是管理岗才有资格,但是因为之前的黑历史,导致总部没有任何中层管理者愿意去冒险。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种选择是正常的:

我在本部做实权管理岗,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得好好的,何必去冒新的风险呢?

就算勉强把新市场拓展出来,最后是不是真的归我享受成果还不一定呢?

(做销售的都知道,当新市场拓展成功,真正成为一个有油水的成熟市场后,往往老板的七大姑八大姨都突然冒出来要来接管这个市场。)

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个机会非常难得。

因为它符合高赔率低胜率这个标准:

在本部,我只是一个升职加薪无望、同时默默无闻熬资历的小专员;

如果选择去这个新市场拼一把,至少可以立刻获得中层管理岗的待遇;

(我当时是以代理经理的名义去的。)

如果这个市场做成了,不管最后能不能享受到市场拓展的成果,至少一个中层管理岗的待遇跑不了;

即使不成,我至少也收获了对应的经验以及资历。

最后的结果是:

没有意外,我去干了两年也没把市场给拓展出来。

就是说,我也成了失败者之一。

但是我随后立刻就离职了,以大区市场经理的资历转头就去了国内一家竞争对手那里。

(失败的经验也是经验,最后的面试中,我向新老板详细说明了该业务的拓展过程、失败原因,当场就被录取。)

我讲这个案例的用意何在?

就是想告诉职场的各位新人或者是遇到瓶颈期的打工人,很多时候职场上的风险也是机会。

在这个案例中,去拓展新市场无疑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

对于这家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来说,脱离舒适区进入风险区的投入产出比太低了。

但是对于这家企业的底层打工人来说,却是难得的逆袭的机会。

(成了就可以晋升,败了也可以混一个好资历换平台操作。)

所以,打工人如果想获得职场上的超额收益,应该主动去寻找类似的低胜率高赔率的机会。

当然,如果你只是想混个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想在职场上冒任何风险,上面这些话当我没说。

那么,除了拓展新业务这类胜率很低的玩法之外,还有没有相对风险小一点、收益同样很高的玩法呢?

当然是有的,这种玩法就是做白手套:

嗯,什么是白手套?又应该怎么去做白手套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