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讲堂丨玩松者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

松,自古至今,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受到达官显宦、文人墨客及各类艺术人才的青睐。尤其是松树那刚直、挺拔、飘逸的风格,更是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崇拜、向往和学习。近几年来,人们学松、拜松和玩松已成为时尚。但是,松虽高尚,却不易学。松虽好玩,却不容易种。尽管如此,盆景爱好者的玩松时尚潮流仍然不可阻挡。但是,事与愿为,往往是许多玩松者,哪怕是许多专业松园,也是广种薄收,成活率低下,一般成活率均在50%以下,令人揪心。

为此,我就玩松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 栽松的土壤。松的特点“干燥透气”,根据这一特点,栽种松树,需做到两点,一是用山土加粗沙,二是土壤消毒杀菌。  

二、 栽松的时间。以湖北为例,栽松的最佳时间是当年的十一月至十二月份(松的半休眠期)和次年的三月至四月份(松的半萌芽期)。  

三、 挖松的准备。为了提高松的成活率,我以为,最好是在挖松的前一年进行环挖,到来年再裁断主根,进行采挖。  

四、 挖松后的处理。松树挖起来后,要对松进行平衡处理。重点是抑强扶弱。一是对挖起来的松,对根部进行剪裁,剪裁后,用伤保药膏进行涂抺;二是剪强扶弱,即对松的强旺枝进行剪裁,以扶持弱达到平衡。  

五、栽种的条件。松喜干怕涝,为了提高成活率,松最好栽种在地上,条件不许可的话,也可栽种在木箱内,没有条件的话,可栽在大的土瓦盆内。  

六、遮荫浇水。这是关键,松树首先必须在夏天之前进行遮荫,其次,就是防涝,在梅雨季节,可用薄膜盖在松的底部,防止积水闷气,三是要勤喷水,至少每天三至五次喷水。
 对松而方言,选好了桩,种活了松,还必须养壮两年,过了三年就可以初步造型了。

岭南盆景公众号编辑,转载须授权并注明出处。

ID: lnpjsj

(0)

相关推荐

  • 影响松树盆景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松树盆景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松树下山桩种植技术不难,什么时间移栽?怎样提高成活率?

    农村人喜欢利用当地山地资源,栽培树桩赚钱,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松树下山桩数量多,管护的档的情况下,很容易成活,当年即可变现.那么,松树下山桩有哪些种植技术呢? 1.一般选择松树休眠期进行移栽, ...

  • 盆景技艺丨山松移栽和管理中的点滴体会

    2011年底,我和盆友"漂流客"准备移栽一棵双干山松.这棵山松桩头直径约三十公分,干身弯曲有度,松皮龟裂,枝托分布合理,主副干遥相呼应,是难得的好桩. 2012年初春,我们开始给双 ...

  • 盆景讲堂丨谈盆景养护和土壤的关系

    俗话说:"养花就是养土",可见土壤的结构和化学机理会直接影响植物的成活和长势.而盆景经截根改坯,养根上盆等工序,到陈列观赏要经过一个较长的生长和养护过程,这期间用盆更精致,土壤容量 ...

  • 名家讲堂丨也谈山松盆景—— 水、肥、 针

    阅本刊今年八期江西段永建先生<马尾松盆景的养护与制作>一文后,有感文中山松盆景施水肥,控短针介绍,也谈我对山松盆景种养中的一点体会. 近十多年,山松盆景在南方多省区得到很大发展,近年,&l ...

  • 玩盆景就要玩松?

    ▲<望岳> 五针松 郎新利藏品 松,自古至今最受人们欢迎的盆景之一,雄伟苍劲的风姿,树体高大健壮,四季长青,树龄可长达几百年之久,在日本,树龄超过百年的已见怪不怪,有的作品甚至有可能经历两 ...

  • 玩盆景为啥一定要玩松?

    ▲<望岳> 五针松 郎新利藏品 松,自古至今最受人们欢迎的盆景之一,雄伟苍劲的风姿,树体高大健壮,四季长青,树龄可长达几百年之久,在日本,树龄超过百年的已见怪不怪,有的作品甚至有可能经历两 ...

  • 菜鸟讲堂丨盆景的修剪艺术

    从造型来讲,修剪和攀扎都是为了改变枝干的弯曲形式,占有的空间位置,从而达到树木造型的目的.从养护管理来讲,修剪是为了保持和维护已成型的树木景观.按造型顺序的先后,可分为定位剪.缩枝剪.疏枝剪等. 一. ...

  • 盆景名师讲堂丨树桩的个性与造枝

    树桩由于种属不同.生长的气候环境不同,因而形成各种不同的习性与生长要求.盆景作者就是要充分发现利用其固有的个性,通过构图去加以引伸.组织."采其天然树性,取其本来树形"." ...

  • 菜鸟讲堂丨盆景构景十种风格

    古--多为树桩盆景.取材松.柏.榆等,以松为主,有"无松不古"之说,塑造古老苍劲的形象. 雅--取材以兰为主,"无兰不雅"形成幽雅,素朴的气氛. 清--取材竹子 ...

  • 盆景菜鸟讲堂丨桩景枝、干、根修剪16忌

    桩景枝.干.根修剪16忌 枝忌:片枝.平行枝.内侧枝.切干枝.交叉枝.超长枝.车轮枝.对生枝.蛙腿枝.逆枝 干忌:S干.逆干.夺主干 网络图源,岭南盆景公众号整理编辑. 点击进入 栽一棵神龙木,镇宅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