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三国》之五十七:昭烈帝永安托孤

(0)

相关推荐

  • 诸葛亮挑起了蜀国的重担,先同吴国结盟,再南征讨伐叛逆!

    自从夷陵之战失败以后,刘备就逃到了白帝城,可能是为了求个吉利,刘备下令,把白帝城改名为永安.这愿望总是美好的,现实却十分残酷,刘备经过这次折腾,身体终于垮掉了,而且是一天不如一天. 刘备终于还是接受了 ...

  • 《刘禅传》:此间乐,不思蜀也!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395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刘禅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刘禅,字 ...

  • 战略还是战术?—“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五十七

    战略还是战术? 话说朱买臣积极备战攻南方的越国,而北方匈奴又来侵边扰民.当时匈奴前来提出和亲,朝廷中有两派激烈辩论,一派是御史大夫韩安国,主张和亲,免得劳师动众,用和亲为天下换和平:一派是大行王恢,主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五十七:瓜分非洲

    列强对非洲的瓜分是非洲与外部世界,特别是与欧洲的经济关系发生转变的必然结果,这一转变阶段大约始于1750年,到19世纪后期欧洲人广泛实行殖民统治那几十年达到极点. 1750年开始的一个阶段应看做是非洲 ...

  • 《史说三国》之五:避义兵董卓迁都

    上集说到关东州郡起兵,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董卓见关东联军声势浩大,想迁都躲避.他大会公卿商议,说:"高祖定都关中,经十一代:光武帝定都洛阳,到现在也是十一代.按照<石包谶c ...

  • 《史说三国》之十七:李榷郭汜狗咬狗

    董卓刚死时,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位官员治理的地方,即陕西中部地区)的居民尚有几十万.李榷.郭汜等放纵士兵烧杀抢劫,加上饥災,两年之间,人相食,差不多死尽了.李榷.郭汜.樊稠互相夸功争权,几次 ...

  • 《史说三国》之二十六:孙伯符临终托弟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袁术死了以后,他的堂弟袁胤率领部属,带着袁术的灵柩和妻儿到皖城,投奔庐江太守刘勋.刘勋因为袁术的部属人太多,粮草供应不上,派堂弟刘偕向上缭宗党(宗族.乡党)首领征集.上僚 ...

  • 《史说三国》之二十七:刘备叛曹投袁绍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灭公孙瓒以后,益发骄傲.他挑选了精兵十万.良马万匹,打算进攻曹操. 曹操的将领听说,都很畏惧.曹操说:''我知道袁绍的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怯,多疑而少威:兵多却调度无 ...

  • 《史说三国》之三十七:周公瑾大战赤壁

    刘备在樊口,每天派巡逻兵到江边瞭望孙权军队.巡逻兵远远见周瑜船队,急驰报告刘备.刘备派人去慰劳.周瑜说:''军务在身,不能委托别人:如能屈尊来会,实在符合我的愿望."刘备就乘小船前往见周瑜, ...

  • 《史说三国》之四十七:张辽持戟战孙权

    小编有话说:感谢新老读者一直支持老夏说历史故事.在此中秋佳节,老夏祝各位阖家欢乐!团圆幸福! 正文 导读语:     <三国演义>的"刘备马跃潭溪",其原型是" ...

  • 《史说三国》之五十:关云长水淹七军

    就在曹操与刘备在汉中交战时.关羽派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自己率兵攻打樊城曹仁.曹仁派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等驻守樊城以北.八月,天下大雨,汉水泛滥,平地水深数丈,于禁等七路兵马都被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