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谈丨“我的花鸟创作观点”(一)——陈永锵
相关推荐
-
贾广健:大景花鸟画的继承者,用作品打动人心
唐代以来,花鸟画逐渐成为一个单独的画派,历史上也出现很多接触的花鸟画作品,比如"折枝"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古代人善于把花鸟从大自然中抽离出来,让人们更好的聚焦与它本身.但是还有一种 ...
-
用心灵和画笔关注自然生态——樊萍《冰清玉洁 富贵多姿》工笔花鸟四条屏浅评
在中国花鸟画史上,除"折枝"形式以外,还有表现自然一隅形式的花鸟画,如黄居采的<山鹧荆雀图轴>等,通过自然生态的精微描写展示花鸟的蓬勃生意,寄寓人文情怀.当代著名工笔花 ...
-
锵谈丨《礼村逸志》——陈永锵
人,如果能心平气和地从容品味人生,那末,许多的快乐,便不期而至的使你惊喜使你难忘,正如雕塑大师罗丹所说,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我在礼村的日子,便是如此. 陈永锵夫妇合照 番禺大石礼村,我是在 ...
-
锵谈丨教我造春天的父亲 ——陈永锵
<种瓜的瓜 种豆得豆>陈永锵 那是个不堪回首,却又弥足咀嚼的年代.1968年,胞弟随校分配到异乡"炼红心"当知青.我放弃了自己热爱着的电工工作,和俩个被迫辍学的小妹,跟 ...
-
锵谈丨《归来还是看家山》——陈永锵
<龙眼树>陈永锵 自从1988年我被戏剧性地推上画院院长角色以来,迄今,我已在"行政"这个舞台上,经历了十载的粉墨生涯.如果说,人生的有效时间为20岁到70岁的话,那么 ...
-
锵谈|“我的花鸟创作观点”(二)——陈永锵
<扶桑> 陈永锵 4 回归心灵,走向自己的天性 一个大艺术家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天才的灵性在不断开发其蕴藏的天赋.回归自己心灵.走向自己天性的过程.简言之就是" ...
-
锵谈 |《素心澄怀细敲诗》——陈永锵
<苏铁> 陈永锵 面对恩师陈金章先生的画作时,都必然有种敬畏之感在我心头上油然而生.我想这便是崇敬!这不仅因为那份深厚的师生之情所使然,更因为先生始终如一的对艺术的虔诚在画中的凿凿镂刻! ...
-
锵谈 | 《不妨低处是前程》——陈永锵
<只钓青山不钓鱼> 陈永锵 --广东花鸟画创作的一种路向的思考和漫议 对于水来说,往低流乃至无孔不入的渗透,决不是代表消极,而是进取.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的陈树人,在其咏瀑布的诗中说:&qu ...
-
锵谈 | 《您忙吧,拍卖》——陈永锵
开放改革以来,中华大地,尤其是"前沿"的广州,艺术品拍卖的槌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也因此而诞生了许多当代画家的"天价神话".有人对此说好也矣--证明我们的艺术 ...
-
讲堂丨如何塑造线条的之感——陈永锵作品解析
<花园漫步>是陈永锵2006年访问澳洲回来创作的一幅作品,表现了澳洲人很平静.和谐.休闲的日常生活.画面处理也很轻松平和,一对年轻夫妇.一婴孩和一条狗,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但画家通过对画面 ...
-
锵谈丨率性为之道法自然——花鸟国画创作谈
<鱼乐图>陈永锵 人,都向往自由,而在世俗中,相对于政治.经济.科学.教育等领域,艺术创作领域是最能满足个人自由意志的.而在艺术领域中,相对于文学.音乐.舞蹈以及雕塑,绘画由于其创作过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