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谈|“我的花鸟创作观点”(二)——陈永锵

(0)

相关推荐

  • 观韦智杰作品,浅释中国画的“为己画”“为人画”

    中国画的创作,原生定义是中国画的审美标准.大家都知道艺术家是唯我的!因为只有唯我的情况下才能创作出毫无杂念的艺术品.中国画更是唯我的,因为中国画在历史演变中,其成为中国文化非常主要的部分就是源于文人舒 ...

  • 以心观物,以意取象——陈永平花鸟画精品展

    艺术家简介:陈永平:1964年生,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蚌埠市美术家协会理事,蚌埠市书画院特聘画家. 陈永平先生16岁开始习画,本以兴趣为出发点,但却自此爱上绘画,潜心于写意花鸟创作艺术研究,作品多以 ...

  • 有亲要完整版,陈葆棣写意花鸟二十四节气立春岁朝清供创作过程

    有亲要完整版,陈葆棣写意花鸟二十四节气立春岁朝清供创作过程

  • 这极简的笔墨,令人玩味不尽!

    陈子庄 鸭趣图 陈子庄 (1913-1976) 出生于四川省荣昌县 陈子庄早期作画 时号兰园,中期号南原 下里巴人.陈风子(陈疯子) 十二树梅花主人 石壶山民等,晚年号石壶 现代画家 陈子庄善于化繁为 ...

  • 锵谈丨《只会画画》——陈永锵

    <梅格图> 陈永锵 2002年10月29日下午四时. 雨,在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悲壮沉雄的圣洁乐韵中,幽幽地下着.中国画艺术大师黎雄才教援的遗骨入土仪式在广州银河公墓举行.仪式 ...

  • 锵谈 | 《咀嚼生命的诗意》——陈永锵

    <家园信步>  陈永锵 执笔写上这个题目,心头便泛起了一种苦涩!也许,在他人的眼里,今天我这个已是"名成利就"的"既得利益者"还说什么苦涩?年青的当 ...

  • 锵谈丨《龙溪得石》—— 陈永锵

    <好柿连年> 陈永锵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九日.我随"画家三峡刻石纪游团"从停泊巴东的扬子江号轮上岸,驱车四十多公里到神农溪的叶子坝,在这里登上木偏舟,开始作全程为五十七 ...

  • 锵谈 | 《听海听涛》——陈永锵

    最近有报道说,齐白石的"松鹰图"已拍卖出四个多亿的天价!这不能不说是令中国画家精神为之一振的消息! 当然,要将这消息引伸出许多正面意义是容易的,诸如: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认同与影响, ...

  • 锵谈丨《太太的背影》—— 陈永锵

    陈永锵与太太 我老婆大人,既无花容月貌,也不是柔情似水的那类女性"精品",但也未因此而少却可炫耀之处,至少她几十岁的人,还未歪曲过国粹旗袍的权威形象.她的倩影,我估计打不动别人,但 ...

  • 锵谈丨《我的红棉》——陈永锵

    <映山红>陈永锵 都市的现代,似已难容激励中国人意志千年的梅花了.除了在喧闹一时的临春花市,它们只能在深巷幽苑和山野,独自张扬其生命素性的同时,无奈邂逅人的玩赏或凭吊.都市人日复一日所能看 ...

  • 锵谈丨《凤来仪》——陈永锵

    2008年 陈永锵穿越花甲之年 画了六十幅八尺整纸以树为主题巨画 "树",既是自然之物 也是他自己 ·凤来仪 246x123cm 题识:凤来仪 二〇〇七年 陈永锵 儿时 曾为居所邻 ...

  • 锵谈丨《晶莹累累红玛瑙》——陈永锵

    2008年 陈永锵穿越花甲之年 画了六十幅八尺整纸以树为主题巨画 "树",既是自然之物 也是他自己 ·晶莹累累红玛瑙 246x123cm 题识:陈永锵 妻子手栽红玛瑙 晶莹累累大如 ...

  • 锵谈丨“我的花鸟创作观点”(一)——陈永锵

    <荔熟蝉鸣> 陈永锵  1    继承与创新   生命的繁衍.事物的更替,沧海桑田,都是大自然的规律.父母的遗传,无法拒绝也不可抛弃,但我不是父母,我也不能终身依赖父母,只好在自己求生的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