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肾病中焦湿热——甘露消毒丹——阴阳解析
相关推荐
-
张凡甘露消毒汤治疗手足口病医案
张凡甘露消毒汤 [组成]藿香.豆蔻.茵陈.黄芩.连翘.射干.薄荷.滑石.石菖蒲.甘草等. [用法]每剂药水煎约150ml,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手足口病属湿热夹毒证.症见:低至中度发热:手足疱疹, ...
-
甘露消毒丹的方源、方义及临床应用
图1[1] 甘露消毒丹(一名普济消毒丹)为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所制,但叶氏著作中未予收载,致使此方最早见于何书,迄今说法不一,或谓引自<温病条辨>,或谓录于<温热经纬>.但据查证 ...
-
甘露消毒丹的神奇功效与作用_组成、功用主治与现代新用途
编辑:天鱼 来源:养生之家 发表时间:2019-08-05 16:31:10 养生之家导读:甘露消毒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甘露消毒丹的神奇功效与作用_组成.功用主治与现代新 ...
-
绵阳名医马文红:甘露消毒丹广用治疗儿科疾病
传统育儿说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甘露消毒丹广用治疗儿科疾病 叶天士云:"吾吴湿气害人最广".以吴地雨量多,空气潮湿故也. 我市地处四川盆地,雨量多.日照少.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故临 ...
-
甘露消毒丹方歌趣记 歌诀与方解
甘露消毒丹 湿温时疫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 芩翘贝母射干薄,暑疫湿温为末尝 趣味速记方歌歌诀:甘露丹茵藿翘芩,菖蔻射贝滑薄通. 药物组成: 白豆蔻120g.藿香120g.茵陈330g.滑石4 ...
-
湿热在表的甘露消毒丹的三种方解
这样湿热的天气, 治疗湿热的常用方, 甘露消毒丹用的机会越来越多. 一个方,不同的方解, 运用也有所不一样. 今天我们来看看甘露消毒丹的三种不同的方解. 方解一 分析方法按照功效结合药量来安排, 1君 ...
-
五更泻.脓疱疮.产后失眠.持续性高热 .甘露消毒丹..教学医案
甘露消毒丹 *飞滑石十五两(450g) 淡黄芩十两(300g) 茵陈十一两(330g) 藿香四两(120g) 连翘四两(120g) 石菖蒲六两(180g) 白蔻仁四两(120g) 薄荷四两( ...
-
中医儿科学——肾病上焦湿热——五味消毒饮——阴阳解析
五味消毒饮--阴阳解析 肾病综合征湿热证候: 皮肤脓疱疮.疗肿.疮疡.丹毒等,或口黏口苦,口干不欲饮.脘闷納差等,或小便频数不爽.量少.有灼热或刺痛感,色黄赤浑浊.小腹坠胀不适,或有腰痛.恶寒发热.口 ...
-
中医儿科学——肾病湿浊——温胆汤——阴阳解析
温胆汤--阴阳解析 肾病综合征湿浊证候: 纳呆,恶心呕吐,身重困倦,或精神萎靡,水肿加重,舌苔厚腻. 治法:利湿降浊 方药:温胆汤加减 温胆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半夏(汤洗七次).竹茹 ...
-
中医内科学——黄疸湿重于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阴阳解析
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阴阳解析 黄疸湿重于热证候: 身目俱黄,但不如湿重于热者鲜明,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头重身困,嗜卧乏力,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口黏不渴,小便不利,腹胀,或大便溏 ...
-
中医儿科学——癫痫之风痫——定痫丸——阴阳解析
定痫丸--阴阳解析 癫痫之风痫证候: 发作常由外感发热引起.发作时突然仆倒,神志不清,颈项及全身强直,继而四肢抽搐,两目上视或斜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口唇及面部青,舌苔白,脉弦滑. 治法:熄风止痉 ...
-
中医儿科学——口疳——泻心导赤散——阴阳解析
泻心导赤散--阴阳解析 口疳证候: 兼见口舌生疮,甚或满口糜烂,口臭,面红,心烦,夜卧不宁,小便短黄,或吐舌.弄舌,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清心泻火,滋阴生津 方药:<医宗金鉴>泻 ...
-
中医儿科学——肾病下焦湿热——八正散——阴阳解析
八正散--阴阳解析 肾病综合征湿热证候: 皮肤脓疱疮.疗肿.疮疡.丹毒等,或口黏口苦,口干不欲饮.脘闷納差等,或小便频数不爽.量少.有灼热或刺痛感,色黄赤浑浊.小腹坠胀不适,或有腰痛.恶寒发热.口苦使 ...
-
中医儿科学——肾病脾肾阳虚——实脾饮——阴阳解析
实脾饮--阴阳解析 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证候: 全身明显浮肿,按之深陷难起,腰腹下肢尤甚,面白无华,畏寒肢冷,神疲蜷卧,小便短少不利,可伴有胸水.腹水,纳少便溏,恶心呕吐,舌质淡胖或有齿印,苔白滑,脉沉 ...
-
中医儿科学——肾病脾肾阳虚——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阴阳解析
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阴阳解析 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证候: 全身明显浮肿,按之深陷难起,腰腹下肢尤甚,面白无华,畏寒肢冷,神疲蜷卧,小便短少不利,可伴有胸水.腹水,纳少便溏,恶心呕吐,舌质淡胖或有齿 ...
-
中医儿科学——肾病肺脾气虚——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阴阳解析
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阴阳解析 肾病综合征肺脾气虚证候: 全身浮肿,面目为著,小便减少,面白身重,少短乏力,纳呆便溏,自汗出,易感冒,或有上气喘息,咳嗽,舌淡胖,脉虚弱. 治法:益气健脾,宣肺利水 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