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种皮类中药及别名,药性和功效总结!

根皮类

1.丹皮

【别名】丹皮、粉丹皮、牡丹皮、花王、洛阳花、花相、木芍药

【来源】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药性】苦、辛、寒。入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2.五加皮

【别名】五加、五加皮、木骨、五佳、五花、追风使、南五加

【混淆品】杠柳、杠柳皮、香加皮、北五加皮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W.W.Smith的干燥根皮。

【药性】辛、苦,温。归肝、肾经。

【功效】袪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3.地骨皮

【别名】地骨皮、骨皮、地骨、地仙、苦杞、仙杖、仙人杖、杞根、枸杞根、却老、却暑、山杞子根

【来源】为茄种植物枸杞等的根皮。

【药性】甘,寒。入肺、肝、肾经。

【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4.桑白皮

【别名】桑白皮、白桑皮、双皮、桑皮、桑根皮、炙桑皮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根皮。

【药性】甘;辛;性寒;肺;脾经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5.白鲜皮

【别名】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Turcz.的干燥根皮。

【来源】白鲜、白鲜皮、白先皮、白癣皮、北鲜皮、白羶、白膻、白羊鲜、地羊鲜

【药性】苦,寒。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6.红木香

【别名】紫金皮、金谷香、紧骨香、木腊、内风消、土木香、内红消、浙江紫荆皮

【来源】五味子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Kadsura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的根或根皮

【药性】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理气止痛,祛风通络,活血消肿。

7.姜皮

【别名】姜皮、姜衣、生姜皮

【来源】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 Rosc.的栽培品种菜姜根茎的外层栓皮

【药性】性凉,味辛。归脾经、肺经。

【功效】行水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8.樗白皮

【别名】椿皮、樗皮、臭椿皮、樗白皮、樗树皮

【来源】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altissima (Mill.) Swingle的根皮或干皮。

【药性】性寒,味苦、涩。归大肠经、胃经、肝经。

【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果皮类

9.青皮

【别名】青皮、青柑皮、青橘皮

【来源】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药性】性温,味苦、辛。归肝经、胆经、胃经。

【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属理气药。

10.陈皮

【别名】桔皮、陈皮、广陈皮、陈橘皮、新会皮、广皮、会皮、红皮、柑皮、贵老、橘皮、黄桔皮

【来源】芸香科植物橘和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

【药性】味辛、味苦,性温。归脾经、肺经。

【功效】理气开胃,燥湿化痰,治脾胃病。属理气药。

11.橘红

【别名】橘红、福橘红、川云江、云皮、会红、芸皮、芸红、广橘红、橘橘红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

【药性】辛、苦,温。归肺经、脾经。

【功效】散寒,燥湿,利气,消痰。

12.化橘红

【别名】桔红、尖化红、化橘红、化红、柚橘红、柚皮、五爪红、大五爪、六爪、六爪红、七爪红、毛绿七爪、副毛绿七爪、毛化、化皮、化州橘红、赖氏橘红、薄橘红、柚皮橘红

【来源】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Citrusgrandis‘Tomentosa的未成熟果或近成熟果的外层果皮。

【药性】性温,味辛、苦。归肺经、脾经。

【功效】散寒、燥湿、利气、消痰。属理气药。

13.冬瓜皮

【别名】冬瓜、冬瓜皮、白瓜皮、东瓜皮

【来源】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hispida (Thunb.) Cogn.的外层果皮

【药性】味甘、性凉。归小肠经、胃经。

【功效】清热利尿、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14.西瓜皮

【别名】西瓜皮、水瓜皮、夏瓜、西瓜翠衣、青登瓜、翠衣

【来源】葫芦科植物西瓜Citrulluslanatus(Thunb.) Matsum.et Nakai的外层干燥果皮。

【药性】性凉,味甘。归心经、胃经、膀胱经。

【功效】清热,解渴,利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15.石榴皮

【别名】安石榴、酸石榴、石榴皮、丹若、若榴

【来源】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granatum L.的成熟果皮。

【药性】性温,味酸、涩。归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止血、驱虫。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敛肺涩肠药。

16.大腹皮

【别名】大夫皮、大茯、大腹皮、槟榔皮、大腹毛、大腹绒、伏毛、腹毛、腹皮、槟榔毛、槟榔衣、枣儿槟壳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catechuL.的干燥果皮。

【药性】性微温,味辛。归脾经、胃经、大肠经、小肠经。

【功效】行气宽中,行水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树/枝/茎皮类

17.椿白皮

【别名】椿皮、香椿皮、椿白皮、椿根皮、椿芽树皮

【来源】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的干燥根皮或干皮

【药性】苦、涩,寒。归大肠、胃、肝经。

【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

18.海桐皮

【别名】海桐皮、丁皮、钉桐皮、刺桐、刺楸、刺桐皮、鼓桐皮

【来源】豆科植物刺桐ErythrinavariegataL.var.orientalis(L.) Merr.的树皮。

【药性】性平,味苦、辛。归肝经、脾经。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19.合欢皮

【别名】合欢、合昏、合欢皮、夜合皮、萌葛皮

【来源】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julibrissin Durazz.的树皮。

【药性】性平,味甘。归心经、肝经、肺经。

【功效】解郁安神、活血消肿。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养心安神药

20.秦皮

【别名】秦皮、梣皮、北秦皮、苦枥皮、岑皮、蜡树皮、樊槻皮

【来源】木犀科植物尖叶白蜡树Fraxinusszaboana Lingelsh.的枝皮或干皮。

【药性】性寒,味苦、涩。归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明目。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21.地枫皮

【别名】地枫、地枫皮、钻地风

【来源】木兰科植物地枫皮Illiciumdifengpi K.I.B.et K.I.M.的干燥树皮。

【药性】性温,味涩、微辛,有小毒。归膀胱经、肾经。

【功效】祛风除湿、行气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22.杜仲

【别名】杜仲、思仲、思仙、石思仙、川杜仲、绵杜仲、厚杜仲、玉丝皮、丝连皮、乱银丝、鬼仙木

【来源】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 Oliv.的树皮。

【药性】性温,味甘。归肝经、肾经。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23.黄柏

【别名】元柏、川柏、柏皮、檀柜、黄柏、黄蘗、川柏皮、檗木、蘗皮

【来源】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 Schneid.的树皮。

【药性】性寒,味苦。归肾经、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24.肉桂

【别名】官桂:菌桂、筒桂、桂尔通、桂通、桂儿通、条桂。企边桂:清化桂。板桂:桂楠。其它称呼:桂、玉桂、肉桂、薄桂、安桂、牡桂、广肉桂、紫油桂、桂心、肉桂末、桂皮、油桂、牡桂、刁安、安边桂、大板桂、上油桂、蒙自桂、绿水桂、跤趾桂、黄瑶桂、丹阳木皮

【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

【药性】性大热,味辛、甘。归肾经、脾经、心经、肝经。

【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属温里药。

树/茎皮或根皮类

25.土槿皮

【别名】土荆皮、土槿皮、荆树皮、金钱松皮

【来源】松科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kaempferi Gord.的根皮或近根树皮。

【药性】性温,味辛。归肺经、脾经。

【功效】杀虫、止痒。属杀虫止痒药。

26.厚朴

【别名】厚朴、川朴、温朴、烈朴、赤朴、筒朴、根朴、川根朴、鸡肠朴、枝朴、重皮、厚皮、紫油朴

【来源】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 Rehd.et Wils.的干皮、根皮及枝皮。

【药性】性温,味苦、辛。归脾经、胃经、肺经、大肠经。

【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属化湿药。

27.苦楝皮

【别名】楝皮、苦楝皮、苦楝根皮

【来源】楝科植物川楝Meliatoosendan Sieb.et Zucc.的树皮及根皮。

【药性】性寒,味甘。归胃经、脾经、肝经。

【功效】驱虫、疗癣。属驱虫药。

28.川槿皮

【别名】木槿皮、川槿皮、白槿皮、川荆皮

【来源】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syriacus L.的干燥茎皮或根皮。

【药性】性微寒,味甘、苦。归大肠经、肝经、脾经。

【功效】清热利湿,杀虫止痒。属杀虫止痒药。

29.祖师麻

【别名】祖师麻、瑞香皮、梦花皮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Daphnegiraldii Nitsche、陕甘瑞香Daphne tangutica Maxim.及凹叶瑞香Daphne retusa Hemsl.的茎皮和根皮。

【药性】味辛、苦,性温,小毒。归心、肝经。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种皮类

30.扁豆衣

【别名】扁豆衣,扁豆皮、眉豆皮

【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种皮。

【药性】甘苦;温;脾经;大肠经

【功效】消暑化湿,健脾和胃。

31.绿豆衣

【别名】绿豆衣,绿豆皮

【来源】豆科菜豆属植物绿豆Phaseolusradiatus L.的种子皮。

【药性】甘,寒。入心、胃经。

【功效】解热毒,退目翳。

其他皮类

32.竹茹

【别名】竹二青、竹茹、淡竹茹、甘竹茹、竹茹球、竹茹丝、竹皮、姜竹茹

【来源】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茎秆Bambusatuldoides Munro的间层。

【药性】微寒性,味甘。归胃经、胆经、脾经。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33.棕榈

【别名】棕板、棕梠、棕榈、陈棕、棕榈皮、陈棕皮、陈棕板、棕炭、棕灰、陈棕炭、棕榈灰、棕榈炭

【来源】棕榈科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 (Hook.f.)H. Wendl.的叶鞘纤维。

【药性】性平,味苦、涩。归肺经、肝经、大肠经。

【功效】收敛止血、止痢止带。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收敛止血药。

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每日推送

药学信息和资料

(0)

相关推荐

  • 牡丹皮药性功效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主治疾病 1.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6-9g:或人丸.散. 注意事项 血虚.虚寒诸证,孕妇及妇女月经过多者禁服.

  • 利水消肿药的简单归纳

    [茯 苓] <神农本草经>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气微,味淡.以切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 生用. [药性]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

  • 民间中草药:龙须藤(过岗龙)

    过岗龙也叫过江龙它是植物龙须茎的干燥藤茎,是一种功效出色的中药材,它入药以后味甘而涩,性质平和,能祛风除湿也能消肿止痛,过岗龙不但功效出色,它的药用价值也特别高,想具体了解可以和我一起去看看. 打开Q ...

  • 皮类中药及别名,药性和功效总结

    根皮类 1.牡丹皮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别名]丹皮.粉丹皮.牡丹皮.花王.洛阳花.花相.木芍药 [来源]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药性]苦.辛.寒.入心.肝.肾经. ...

  • 【8种动物类中药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 1...

    【8种动物类中药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160;1...

  • 这五种补益类中药,都称为“子”,都有什么区别呢?

    药补不如食补,当然更好的是以药为食,效果更好.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材很多,但是补益作用各个不同,同是补肾,可能适合阴虚,也可能适合阳虚,那下面这五种滋补药材,都是什么区别呢? 1五味子 五味子,又名五梅 ...

  • 三百种常见中药图谱、药性、主治等,300多种,一网打尽

    中药:很多中草药的疗效不但经受住了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而且也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有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结构等也已经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例如麻黄平喘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常山治疟的有效成分常山碱. ...

  • 中医药性百科全书:10种常见清热解毒中药...

    中医药性百科全书:10种常见清热解毒中药材,值得收藏,不用再追着医生问 1.黄连--归心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2.半夏--归脾经.胃经.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

  • ABO正反定不符5大类33种原因

    正反定不符的范围: 正反定不符:正定型凝集强度<3+,反定型凝集强度<2+:正定型O型,反定型两孔凝集强度差别>2+. 本文所总结正反定不符5大类33种原因,5大类可概括为,正定减弱 ...

  • 60种根茎类常用中药鉴别及彩图,解决不识药的困扰

    干货!中医人必看,史上最全的常用中药的鉴别及彩图!快收藏 一.根及根茎类

  • 收藏保存:700种中药的别名!(列表版)

    叶类竹叶竹叶.淡竹.淡竹叶.淡竹米.竹叶心.甘竹叶.竹叶卷心.迷身草.碎骨子枇杷叶杷叶.枇杷叶.枇杷.广杷叶.炙杷叶药圈荷叶荷叶.莲叶.荷钱.芰荷.藕叶侧柏叶柏叶.侧柏叶.扁柏叶.扁柏.柏叶炭番泻叶泻 ...

  • 根茎类、皮类、动物类中药功效汇总!

    小编推荐一个大家喜欢看的公众号给您 ↓↓↓ 神农养心学堂 人最大的财富就是自己的心,自己的身.心境宁静,健康幸福,这里教你养好自己的身与心![关注公众号]满满干货,不可错过 公众号 一 根茎类 二 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