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摄政年,成王在位年,专家学者搞晕了数千年,今天被毛家小子天哲破解了
相关推荐
-
周史二十二(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11年】)
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11年] 齐太公薨.[今本竹书纪年] 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齐太公吕望碑] 其辞曰:于铄我祖,时惟太公.当殷之末,囗德玄通.上帝有命,以锡周邦.公及文王,二梦惟同.上帝□命,若 ...
-
东夷集团曾向周王朝发动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战略进攻,为何记载少?
按照 <竹书纪年>的相关记载,新都 "成周"直至成王十四年冬方始落成.而在此期间,姬诵不仅成功地从叔父周公旦手中拿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王权,更成功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成 ...
-
断代工程未竟之工
何焱林 断代工程至今二十余年,未竟其工,窃以为原因有: 一.找错了根据.今<尚书>流传最久,可信度高,尤其<周书>,记录时间最多.从事断代工程诸公,受清阎若璩及其他一些清儒之蛊 ...
-
公开叫板夏商周断代工程|按《今本竹书纪年》新拟《夏商周年表》
曾被称为伪书的<今本竹书纪年>是一把开启华夏文明的"神钥"!其研究价值不可估量.只因年代久远和长时间的遗弃而变得"锈迹斑斑",我们今天需要做的是利用 ...
-
毛天哲:《大小盂鼎》历日考证兼谈“年、祀”之不同(修订)
大.小盂鼎,清道光初年于陕西岐山礼村沟岸中出土,同地出土的还有毛公鼎.小盂鼎原器已失,仅存铭文拓本.大盂鼎,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两只鼎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向为史学家所重视,是史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王臣 ...
-
毛天哲:周公摄政暨成王在位的绝对年代(修订)
[内容摘要]:成王在位年数的研究确实复杂,搞晕了无数的学者.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家把"周公摄政7年"与"成王继位7年"混同了.哲在此要特别强调提出"成王继 ...
-
《中国通史》第十集 周公摄政
西安雁展印务✎13186177275 政协文史资料 | 年鉴县志| 地情民俗 | 文化艺术书籍 <中国通史>第十集-周公摄政. 周公辅成王画像砖 山东省济宁市武氏祠 这个著名的汉代画像砖刻 ...
-
《中国通史》第十集:周公摄政
《中国通史》第十集:周公摄政
-
周史八(周成王四年、周公摄政四年【公元前1039年】)
周成王四年.周公摄政四年[公元前1039年] 春,正月,初朝于庙.[今本竹书纪年] <闵予小子>,嗣王朝于庙也.[毛诗序] 夏,四月,初尝麦.[今本竹书纪年] 成王近即政,因尝麦以语众臣, ...
-
周史九(周成王四年、周公摄政四年【公元前1039年)
周成王四年.周公摄政四年[公元前1039年] 先君太公受之营丘,为地五百里,为世国长.[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太公之封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孟子.告子下] 齐太公九十封于齐.[说苑.尊贤] 砥德砺材, ...
-
周史十(周成王五年、周公摄政五年【公元前1038年】)
周成王五年.周公摄政五年[公元前1038年] 春,正月,王在奄,迁其君于蒲姑.[今本竹书纪年] 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尚书.序] 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史记.周本纪] ...
-
周史十一(周成王六年、周公摄政六年【公元前1037年】)
周成王六年.周公摄政六年[公元前1037年] 冠成王而朝于祖,以见诸侯,示有君也.周公命祝雍作颂,曰:'祝王达而未幼.'祝雍辞曰:'使王近于民,远于年,啬于时,惠于财,亲贤而任能.'其颂曰:'令月吉日 ...
-
周史十二((周成王六年、周公摄政六年【公元前1037年】))
六年,董正治官,制礼作乐.[资治通鉴前编.七] 六年,制作礼乐.[尚书大传.四] 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礼记.明堂位] 武王没后,成王幼弱,周公代之摄政,六年致大平,述文 ...
-
周史十三(周成王七年、周公摄政七年【公元前1036年】)
周成王七年.周公摄政七年[公元前1036年] 周公复政于王.[今本竹书纪年] 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尚书大传] 七年,致政于成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