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相关推荐
-
发热恶寒
[第11讲 姚氏症状鉴别规范举例--发热恶寒精析] 中医的灵魂是辨证论治,辨证的关键是鉴别,鉴别的重点在于指标.此讲刘英锋教授以姚荷生老先生剖析发热恶寒为例,做深入精析. 一.三要素剖析 发热恶寒是 ...
-
2021一期伤寒条文讨论会(二)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本次『360度伤寒背诵训练营·条文讨论会』讨论了太阳病篇概述及相关重点条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太阳病概述 "太"者,大也.在<内经>中 ...
-
伤寒论48-49条
伤寒论48-49条 "四八.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 这句话说了从太阳病转化为阳明病的过程,条文给出的语境是因为汗出不彻,病从 ...
-
《伤寒论》讲解系列 太阳病篇4
上一篇讲了太阳伤寒的基本特征,以及太阳伤寒要往里传的一些临床症状.这篇我们接着讲后面的内容. 先看条文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这条跟上一条文有些类似,同样这里的二三日,这个& ...
-
伤寒条文讨论会(三)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本次『360度伤寒背诵训练营·条文讨论会』对阳明病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本周重点条文进行讲解回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 ...
-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20日课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啊,晚上好,我们继续进行伤寒论课程的学习,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去看第30条的一个条文,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 ...
-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26日课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26日课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今晚继续进行伤寒论课程的学习. 我们去看第46条的条文: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 ...
-
五、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原文47
五.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原文47 [郑论] 此系与上同,毋容再论. [阐释] 本条是太阳伤寒麻黄汤证.因热盛而致衄,虽未服药,亦可能邪随衄解而病自愈.盖血之与汗,异名同类,不从汗 ...
-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逐句精解: 1.太阳病,有中风,伤寒,风温,温病等,具体需要靠脉证和体症判断.在这里是指伤寒,因为紧接着讲了脉浮紧. 2.脉浮紧.浮紧代表伤寒,是典型的伤寒脉象.浮代表邪在表,紧代表伤于寒的程度在体表 ...
-
一、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指四肢厥冷。),筋惕肉膶(就是筋肉跳动,由于亡阳脱液,筋肉得不到煦濡所致。),此为逆也
一.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指四肢厥冷.),筋惕肉膶(就是筋肉跳动,由于亡阳脱液,筋肉得不到煦濡所致.),此为逆 ...
-
二、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原文35
二.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原文35 [郑论] 按此条乃寒伤太(过)[阳]之里,里寒太甚,闭束气机,上逆而喘,此理之常,主以麻黄汤开其腠里, ...
-
《感冒三字经》感冒病,发热寒,脉浮紧,败...
感冒病,发热寒, 脉浮紧,败毒研:(荆防败毒散研末治疗) 脉浮数,银翘痊.(银翘散) 身重痛,湿邪缠, 胜湿汤,求安然.(羌活胜湿汤) 身体虚,病缠绵, 固正气,标本联. 气若虚,呼吸难, 倦无力,补 ...
-
三十二、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里热发越于外之意)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即邪热郁滞的意思)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原文236
三十二.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里热发越于外之意)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即邪热郁滞的意思)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原文236 [郑论] 条 ...
-
二十二、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原文170
二十二.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原文170 [郑论] 按发热无汗,本应解表,原非白虎所宜,至于大渴饮冷,阳明症具,则以人参白虎施之,的 ...
-
四、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原文55
四.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原文55 [郑论] 按此条乃(伤寒)[寒伤]营之的候,其人能大汗出而邪可立解,则不致衄,衄出,即汗出也,故以麻黄汤治之,是随机而导之之意,俾邪尽出无遗, ...
-
【病案】:右胁疼痛(肋膜炎):胁痛不除,不敢深呼吸,往来寒热,口苦咽干,口渴不多饮,纳呆不呕,头汗出而身无汗,大便略干。辨为少阳枢机不利,津伤饮结证。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24g,黄芩9g,桂枝9g
3.2 右胁疼痛(肋膜炎) 患者,男,32岁.初诊于1997年7月5日.1周前,因劳动汗出,洗冷水澡着凉而感冒,发热怕冷,头痛,右胁痛甚,于某医院诊断为"肋膜炎",服抗生素.输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