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刘克庄通篇无“梅”字的著名咏梅诗《落梅》,首二句便是千古名句
相关推荐
-
刘克庄的《落梅》,通篇不着一个“梅”字,那诗中梅花何在?
有朋友问:<落梅>一诗,这是刘克庄咏物寄情的上乘之作,通篇不着一个"梅"字,那诗中梅花何在? 一般说法认为"通篇不见梅字,却句句有梅"是对刘克庄&l ...
-
江湖诗人咏落梅,通篇不着一个梅字,却写出了梅花的风韵与精神
前言 这时一个关于咏物诗的问题: <落梅>一诗,这是刘克庄咏物寄情的上乘之作,通篇不着一个"梅"字,那诗中梅花何在? 咏物词,通篇没有点出此物,并不稀罕,这是咏物词常见 ...
-
刘克庄被贬,一气之下写首别开生面的咏梅诗,无一梅字却句句写梅
在古代,写诗是一项文人基本都具备的技能,毕竟很多朝代的科举考试赋诗都是必考内容.不过写诗这个技能,用起来真得万分小心才是,用得好便是飞黄腾达,用不好便是给自己"挖坑". 就像唐代大 ...
-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刘克庄《落梅》精析
前一篇文章回答了关于刘克庄<落梅>诗中无梅字,却通篇写梅的问题,因为着重点不同,就没有对<落梅>进行赏析,只说这首诗挺好. 今天我们来详细分析此诗,看他到底好在哪. 几天前写了 ...
-
孟浩然夜宿江边,写下了一首十分著名的五绝,末二句更是千古名句
孟浩然在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时,再次漫游吴越等地,以便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之情,当孟浩然经过建德江(其实只是新安流经建德的一段江水)时,写下了一首十分著名的羁旅之诗,这便是<宿建德江> ...
-
姜夔的另一首咏梅绝唱,无一“梅”字,却写尽了梅的风华
众所周知,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名,它决定着词的格式.声律.节奏还有音律. 我们常见的词牌名很多是来源于唐教坊曲名,例如菩萨蛮.西江月.浣溪沙等等. 还有一些是词人自创的,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柳永曾自创了 ...
-
李煜后期一首感伤之作,通篇无一字不伤感,无一字不忧愁!
古代有很多的亡国之君,大多都下场极为悲惨,另外名声也不太好,但是李煜却是一个另类,虽然后世的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不高,可是在对于文学家来说,对于李煜却是极为推崇,称他为"词中之帝" ...
-
王勃最忧愁的一首诗,每一句都感人至深,通篇无一字不忧愁
初唐文坛最引人注目的诗人,当数"初唐四杰"里的王勃,尽管其他三位诗人成就也很高,可是王勃留下了气势磅礴的<滕王阁序>,仅此一篇文章足以让他名垂青史,里面的句子可谓是脍炙 ...
-
纳兰性德最美咏雪词:通篇无雪字,写尽雪花美,其中名句惊艳时光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清朝写诗词最多的人是乾隆皇帝,胜在量大. 清朝写诗词最好的人是纳兰性德,胜在质优. 乾隆皇帝和纳兰性德,都是满族人,都酷爱汉文化,但是,他们的文学修 ...
-
纳兰性德与初恋分手后,写下的这首爱情词,通篇无一字不忧愁!
纳兰性德笔下的爱情缠绵悱恻,尤其是在他失恋之后,写过无数感人的爱情词,有一些经典的词句,可谓是脍炙人口,譬如"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
-
柳宗元很伤感的一首诗,只是那么淡淡着笔,但是通篇无一字不忧愁
公元815年被贬湖南永州的柳宗元,接到回长安的诏书,可以暂时回去,也就意味着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流放被贬的生活,当时柳宗元感激不尽,连夜收拾行装马不停蹄地赶回长安.可是好景不长,只不过几个月之后,由于好友 ...
-
和尚见好友作画写首词送他,无一梅字却成咏梅名篇,对方珍藏一生
在各类咏物诗中,有一个题材是最不好写的:咏梅诗词.梅花是寄托着文人无限情感的事物,抒情过度则牢骚太胜,一味写景则易味同嚼蜡.最难的是写的人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流于俗套.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唐诗宋词,大家 ...
-
“茶圣”陆羽也写过诗,通篇无“茶”字,却只有爱茶人能懂
中国是茶的国度,也是诗的国家.历代文人创作的大量茶诗,不仅记载了中国历代茶叶从生产到品饮的情景,其所呈现的文化品格,也是中华文化品格的侧写.今天,我们怎样更好地理解茶诗?茶文化学者杨多杰的新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