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让我们死去活来的申请季

去年6月当我的申请季还未开始,我就陷于各路听闻之中。
比如隔壁班大神与某鸟机构签订25万服务合约,本班两位旧SAT 2200学霸携手进入某楷机构,Q同学甚至发誓这个暑假就把文书写完。这就让我这个学渣很恐慌了,毕竟我连SAT考试都报了11月和12月的名,暑假要把托福刷到一个能看的分数。
至于我的申请找了哪家机构?埋头皱眉在电脑前研究了很久,又看了看我上厨子学校培训课的费用,咬咬牙找了自己认识的外教。
于是时间一转到了9月初,开学那天Q同学果真在暑假把文书写完的事迹就在班内沸沸扬扬,一路10月就能考完SAT的同学兴叹人和人的大不同,我就坐在一边微微笑不说话。
9月份过得相当浮躁,刷题的同时还在和厨子学校谈SAT一对一课程10月份的课表,还要开动文书初样和EA面试准备。本来以为到了10月就能有所缓解,结果是天天看到考完SAT的同学们的各种愉悦与轻松。
与之对比,我还在战战兢兢的备考队伍里。甚至到后来,我也开始后悔,有了考了11月就不考12月的念头,毕竟白天刷题傍晚上课半夜写文书的日子实在是对生命的煎熬。然而11月出分delay的事实完美打消了我放弃的念头,最后一个班50人就只有不到5个人在12月还在考试。
我就是他们中的一个。
于是去年12月,我刚刚结束人生最后一次SAT考试。考试结束那晚自己坐在酒店里,感慨万千心潮澎湃,那一刻虽然还没有知道考试成绩,但心中仍然无限豪情。
但这一刻还没能让我完全解放。这个申请季我才走了一半。
接下来的两周时光过得很焦灼,为EA的学校准备面试,为没开始写文书的学校打磨初稿,为自己还没有一个保底offer担惊受怕。每天到达学校听闻他人喜获XX学校offer,隔壁班大神又入常春藤,自己给某校的成绩单寄出便无音讯等等。
然后?然后故事开始转向光明。
12月中旬开始,我收到第一张offer,随后开始源源不断,连续9张。虽然都是保底院校,但仍然让我如释重负。

自6月起我的那些与他人不同的选择终究没有错。
直到我收到梦校的拒信,也是我唯一的拒信。
那晚我很平静,查看了信息就睡觉,第二天自然醒之后坦坦然告诉父母被拒的消息。其实在最初申请时就明白,无论后续能考多少,梦校所要求的高度我基本无法达到。
但只是,人总要尝试不可能,这样我才不后悔。
后来,故事很平静的收尾,我去了该去的地方,申请结果和我的标化比起来还是很理想。在那个躁动的申请季,我听过他人劝说梦校可不申,听过10月之后再考试会太迟,听过不找大型机构就会一败涂地。我看过最初趾高气扬的人最后没有offer,看过大神内敛而自信的拿到他们一个又一个offer,看过论坛上煽动他人促成11月SAT出分delay的情节。

但都不要急,申请季就是一个让我们辩白自我的机会。付出的,该有的一个都不会差。人人都会拿到一个最适合的off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