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这台戏 就像儿女在回忆自己的父亲
相关推荐
-
高广瑞:人生如戏
人生就是一场任由自己发挥的戏剧,编剧的水平不论高低,每天都在演绎着喜怒哀乐和悲喜交加的故事.故事中有很多熟悉和陌生的演员,他们的演出也许比主角更精彩,或令你爱或令你恨,或令你喜欢或令你厌恶. ...
-
(8)延安西路355号戏剧学院熊佛西楼
从上海戏剧学院延安西路校门进去,很容易就能找到熊佛西楼,就是旧时的德国乡村俱乐部.一战后法国人强行占据了德国人在上海原迈尔西爱路(今天的茂名南路58号花园饭店)建造的乡村俱乐部,平时喜欢休闲聚会的德国 ...
-
明天,上戏!
上海戏剧学院75周年校庆 系列报道 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就要开启了. 12月1日,从七十五年前开始,这个日子就注定了要成为一所艺术院校生命的符号. 明天,2020年这个不同寻常年份中的12月1日,上 ...
-
【图文】田汉与洪深:人生难遇一知己
编者按 作者为田汉先生侄子,他用生动的语言详细描述了田汉的一生,以及田汉与周信芳.洪深.陶行知.聂耳.梅兰芳等人的深厚情谊和艺术活动.书中多侧面地展示了田汉的艺术个性和人格力量,栩栩如生地还原了一个真 ...
-
七年了 上戏有幸参与了这件事
自2014年开始,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大力实施上海高校"向大师致敬--大师系列校园剧"扶持计划,截至2020年底,已成功孵化创排大师剧作品19部. 近期,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遴选出八部 ...
-
礼赞大师 | 熊佛西: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大众化开路
学术档案 熊佛西(1900.12.4-1965.10.26)戏剧教育家.剧作家.江西丰城人,1920年考入燕京大学,1924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戏剧和教育.1926年获硕士文凭回国,任北京国 ...
-
他们以这样的方式“重逢”
位于上海戏剧学院昌林路校区的佛西书院,于今年12月1日上戏75周年校庆日揭开了帷幕. 佛西书院现有图书均以各界人士捐赠的方式获得.就在书院揭幕当日,一位应邀参加仪式的老人受到了关注,她就是首批捐书者之 ...
-
两代00后跨越百年的“对话”
生于1900年的熊佛西先生,是一百多年前的00后:而2018级的大学生大多是今天的00后. 在纪念上海戏剧学院老院长熊佛西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上戏戏文系2018级戏剧教育本科班全体学生在班主任彭勇 ...
-
“三个女人一台戏”,王祖蓝二胎得女,双女家庭比儿女双全更幸福
王祖蓝和李亚男这对夫妻怎么看都不是很搭,但是他们经历了层层的磨难,结成了幸福的家庭. 2018年生下大女儿,大女儿没到两岁,开始追二胎,2020年6月份宣布怀上二胎,12月17日王祖蓝在社交平台上晒一 ...
-
云头书院小公园|三位美女一台戏…
云头书院东正公园被称为小公园,是我们一起晨练时范美女为它冠与的小别名.小小的一方天地,有着多种健身器材,是一个闹中取静很适合养心锻炼停留的好地方.丰收桥至芙蓉学校这段公路的开通,给居住在附近的我们来回 ...
-
田连元:一人撑起一台戏
田连元在进行评书录制.赵凤兰摄/光明图片 [走近文艺家] 80岁的他,是一代口吐莲花的评书大家,将评书这门"半身艺术"变成了"全身艺术",并首次把评书搬上电视, ...
-
《婆婆和妈妈2》丈夫学院开课,三个男人一台戏,杨子为爱拼全力
自从<婆婆和妈妈2>热播以来收获了很高的关注度和支持率,其中让人感慨最深的就是黄圣依一家的相处模式,儿媳黄圣依与婆婆胜似亲生母女,相处过程中少了很多矛盾,让老公杨子倍感轻松. 尤其是在最新 ...
-
武侠小说《玉女奇侠》:三个女人一台戏,主角却娶了四个妻子
今天我和大家聊聊作者"忆文"的武侠小说<玉女奇侠>.个人认为,这是一本比较精彩的武侠小说,适合武侠迷阅读. 忆文的小说以男女爱情故事为主,武侠只是点缀.我之前和朋友们聊 ...
-
这部美剧三个女人一台戏, 南方养猪小镇, 记者调查连环凶杀
<利器>这部剧,如果论演员阵容.原著小说基础和导演,倒是真的都可以说是"品质保证".女主角艾米·亚当斯,手握好几个奥斯卡提名,就看哪天真的拿到奖了. 原著同名小说,作者 ...
-
百年红色 艺路前行|一部片、一台戏、一本书带你走进隐秘而伟大的刘长胜故居
在繁华的静安寺附近,走进一幢砖木结构的欧式小楼,你会看到,"丰记米号""荣泰烟号"和"公啡咖啡馆"保留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原始模样.褪掉外层 ...
-
诵读:现代诗歌(禅意)《人生恰似一台戏》
2020-12-08 作者:浩 洋 诵读:茜 茜 <人生恰似一台戏>.mp3来自诵读净化心灵00:0008:22 如果说人生是个大舞台 那我们每一天 都要在这个舞台上来表演 虽然我们 不是 ...
-
详看金瓶梅 | 第十一回:三个坏女人一台戏
作者 百合 红学的尽头是金学. 譬如黛玉教香菱品诗,香菱说王维的诗写得好,黛玉说:"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来的."说着便拿出了陶渊明的诗. 伟大的作者都会借鉴,站在前人的肩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