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lib线上展览 | 艺术天才——下辈子只做赵佶,不做宋徽宗
相关推荐
-
宋徽宗赵佶:中国瘦金体鼻祖
二零零九年,宋徽宗唯一一幅流传民间的作品写生珍禽图在拍卖会上,以六千万元的价格成交.人们觉得他做皇帝不如他做画家专业.大宋朝是一个艺术文化的黄金时代,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文官政治在北宋晚期达到了顶峰. ...
-
这是宋徽宗赵佶一生中唯一传世的一件草书作...
这是宋徽宗赵佶一生中唯一传世的一件草书作品<绛霄紫庭帖>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旷世孤本.从他的草书可以感受到,北宋真是的了不起的时代.为便于大家在比较中欣赏草书和瘦金体两种不同风格的书法美感, ...
-
赵佶的天空,不再是传统山水画中水墨式的留白,而是近乎真实的幽蓝【子吟】
宋徽宗赵佶画像 佶的一生,似乎都被宿命所囿,逃脱不得. 宣纸上的佶,拥有非凡的胆魄,在<瑞鹤图>中,佶将辽阔的天空涂抹成明媚又深邃的蓝色,雨过云破的天青色,被佶从瓷器上移到了画布上,从此柔 ...
-
Artlib线上展览 | 梦与现实的桥梁——艺术作品中的“睡眠”
前 言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眠这种与自然规律息息相关的活动,占据着人类一生1/3的时间,不仅起着维持人类日常活动运转的作用,在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们眼里,它还是一种值得记录的创作题材. 睡眠主题频繁地出 ...
-
Artlib线上展览 | 科学与艺术的联姻——从达芬奇到毕加索
前言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两大永恒主旨,艺术家需要借助科学手段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科学家需要通过艺术思维去拓宽世界.科学与艺术如交织的双螺旋,编织出人类的文明谱系. 本次展览正是选取了科学与艺术 ...
-
Artlib线上展览 | 窥见自我——西方艺术大师自画像展
前言 画家画自己的"自画像",因为画的人和被画的人是一样的,所以在绘画中也是特别的存在.但同时,作为人体表现的研究和自我探索的一环,也是许多画家所从事的普遍主题.从各自的作品中不仅 ...
-
Artlib线上展览 | Gardens in Art——艺术中的庭院与花园
在绘画作品中,庭院通常充当背景,是前景场面的陪衬.但事实上,这片绿色的微缩世界是由折射着几个世纪审美旨趣的符号和意义构成的,有着自己的生命力.本期展览分为"花园元素"." ...
-
Artlib线上展览 | 有情化自然——丰子恺漫画作品展
前言 丰子恺,原名丰润 ,又名仁.仍, 号子觊,后改为子恺,堂号缘缘堂,笔名"TK" ,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美术音乐教育理论家,也是20世纪中国艺坛上 ...
-
Artlib线上展览 | 辛丑牛年·喜迎上元——节庆主题特展
/共/庆/元/宵/ 前言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蓦然 ...
-
Artlib线上展览 | “在路上”——中国历代经典行旅图
春运来了,在各地车站码头的年味就是回家的味道.无论人潮多拥挤.路途多艰辛,为了回到温暖的目的地--家,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路上辛苦点不算什么. 相对古人来说,我们的出行已经十分方便,迅捷便利的交通 ...
-
Artlib线上展览 | 笔下生风——中国古代扇面画及成扇作品展
前 言 扇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夏季谁都离不开它,即便是空调十分普及的当下,也时常能看到有人手持扇子享受着"清风徐来"之感.据相关文献记载,夏代之前或虞舜时期便有扇子(已无实物可 ...
-
Artlib线上展览 | 屏与画——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屏风形象
前 言 屏风画是集挡风.遮蔽.装饰.祈福.空间分割.氛围营造等功能于一体的精神寄托.审美需要的载体.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的屏风,是凝聚了中国几千年文化内涵和礼仪制度的典范,更是工艺美的杰出代表.屏风画始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