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牍帛书:汉时边塞亲人的来信

(0)

相关推荐

  • [转载]临简牍帛书(二)

    原文地址:临简牍帛书(二) 原文作者:怡和居士 马王堆三号汉墓简<合阴阳>的书艺特点 这批简的简幅较宽,书写时便于发挥书法技艺.同时,抄手书法造诣也比较高. X 从笔画上看,书者颇能随心所 ...

  • 简牍上的丝路记忆

    自20世纪初以来,甘肃因其在丝绸之路汉代驿置机构.边塞遗址.长城烽燧等地相继出土6万多枚简牍,而被学界冠以"汉简之乡"美誉. 作为简牍专题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目前收藏近4万枚简牍 ...

  • 凉州文化独特的历史贡献

    一.五凉时期的典章制度是北魏和隋唐制度的源头.对此,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有比较系统的论述.主要意思是说,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凉州,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汉族人群大 ...

  • 悬泉置汉代帛书《元致子方书》

    简牍帛书是书写文字的重要载体,记载了古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是研究古丝绸之路的原始文献,更是丝绸之路的全景式画卷.通过它可窥见大国外交关系,通过它亦能了解汉代军民之间的私人往来.在河西汉塞出土的数以万计 ...

  • 幸存的古代典籍

    幸存的古代典籍 王幅明 一.简册,书籍的诞生 二.楚简 三.秦简 四.汉简 五.吴简 六.帛书 七.始皇焚书与项羽烧书 八.壁中书与汲冢书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恳: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 ...

  •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简牍博物馆 见证“片”语言万事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王冰雅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王雯静 在纸张面世之前,中国人利用竹简与木牍作为书写载体.一枚枚简牍,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不同的故事:有边塞狼烟四起,有驿使马蹄疾驰,有家书堪抵万金--作 ...

  • 汉时边塞

    真相只有一个!欲知真相,请点击上方"快乐的老陈家"加关注! 汉时边塞细雨寒月照汉关征人梦中足归还斩杀敌千舍己百最后回都有几人2020年7月3日青岛家中下面都是我的原创诗歌喜欢的话欢 ...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有关边塞的诗词〔十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 唐人及赵孟頫临王羲之《汉时帖》欣赏

    <汉时帖>前二行为唐人写本,后段为元赵孟頫补书. <汉时帖>为王羲之<十七帖>中之一,然此为唐人临写本,旁有正书,与<十七帖>刻本不同.<汉时帖& ...

  •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九首七绝冠唐朝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 ...

  • 王羲之《汉时帖》扫描版

    王羲之《汉时帖》扫描版

  • 醉梦|岑参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醉梦·唐诗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岑参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虢(guó)州:唐属河南道,故城在今河南 ...

  • 饶亚能书法 |《秦时明月汉时关》

    饶亚能书法 |《秦时明月汉时关》

  • 唐诗鉴赏-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①龙城:或解释为匈奴祭天之处,其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或解释为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 ...

  • 汉时关

    汉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