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鬼子进了咱们村

(0)

相关推荐

  • 渐渐变老的70后:怀念乡村的拖拉机

    渐渐变老的70后:怀念乡村的拖拉机

  • 母亲节,纪念一位归去不远的母亲

    父母在哪里,家在哪里,我们还有来路:父母不在,家不知在何方,我们只剩下归途. 岳父离去后5年的4月24日早晨,妻接到家里电话,说岳母病危,妻和我.女儿一家丧魂落魄地赶路回家,终于还是天不如人愿,探望霎 ...

  • 王正选:清明前夕忆母亲

     王正选 清明前夕忆母亲 --谨以此文纪念平凡伟大的母亲 我一直不愿写回忆母亲的文章,因为回忆母亲,心中就会充满痛苦与哀伤. 母亲生于1922年农历4月16日,病逝于1987年农历11月25日,享年6 ...

  • 〖迁西夜话〗烽火岁月(1).我的苦难经历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潘振洲 撰稿时间:2009年6月 本文作者潘振洲 我是本县新集镇潘杖子村人.父亲潘荣江,19 ...

  • 【文化宁海】寸草心(连载下)

    作者:叶元丰 1961 8月 力洋 大邱村 1961年8月底,我们全家9口人迁回大邱村.我转学到力洋小学上四年级,三弟在孔镇庵(木勺庵)小学上二年级.大队干部允许父亲发挥技术作用,搞个体副业. 大哥挑 ...

  • 农村娃儿的童年城里人一定没有亲身经历过

    农村娃儿的童年,是幸福的,嘴馋偷吃就是其中之一 偷什么呢?在农村四季都有自己的瓜果成熟,没有哪个季节是无趣的,地里的东西从来不会因为季节的原因而显得空荡. 偷瓜是最多的,番薯是排在第一.农村里最多的是 ...

  • 深州赵禅院村92岁老党员赵小晴的人生经历

    党的恩情系心怀 记深州赵禅院村92岁老党员赵小晴的人生经历 "啊哎太行山山再高也有顶哎,滹沱河再长也有源哎,冀中人民再苦哎再苦也有边哎,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哎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哎······&qu ...

  • 联通这对小两口,新婚半年同时报名进了驻村扶贫工作队......

    作为央企 中国联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积极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 在企业改革.转型.发展任务艰巨的背景下 依旧把扶贫重任扛在肩头 在祖国的边疆新疆 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精准 ...

  • 4000鬼子进山扫荡,半个月未抢走1颗粮,原来碰上“保险窑”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地道战是抗战时期在冀中平原上利用地道打击日寇的著名作战方式,由于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电影<地道战>而家喻户晓.其实,在临近冀中的太 ...

  • 【有梦徽州之六】那年,雪后的宏村

    怀念那个雪后的记忆,在那年那月的宏村. 从积雪中的黄山下来时,感到非常的累人,朋友就建议去宏村小住两天,因为此时临近过年,画中山村已是人烟稀少,清宁的很适合静心的休养. 我们是在雪中的夜晚,来到这个美 ...

  • 八路军总部“三进三出”砖壁村,不钻沟找不到路,不爬坡进不了村

    说起山西省武乡县,也许有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武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武乡县地处太行.太岳两山之间,是一个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司令部长期在此驻扎,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 ...

  • 『7.19』一线教师抗洪纪实‖子弟学校冯美珍「她把爱心播撒进贵泉村」

    (井陉县子弟学校教师冯美珍) 编者按: 7.19洪灾中,井陉县教育系统的干部教师队伍涌现出一大批抗洪救灾志愿者,他们深入灾区无私帮助群众展开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社会广泛赞誉.今天 ...

  • 河南理工大学实践团进南李万村现场教学

    为进一步扩大"智慧助老"的宣传力度,切实进行智能手机现场实地教学工作,将"智慧助老"真正带进老人们的现实生活中.7月17日早上,河南理工大学"助老消除 ...

  • 那年,我上黄梅村小学

    黄梅小学,原来叫新舟小学,2005年,经区教育局批准,将新舟.陡潭两校合并后,正式更名为"黄梅小学". 我大概在黄梅小学念了七年书,关于童年的许多记忆,差不多都来自这里.我怎么在小 ...

  • 乡村即景:旗袍秀进藕塘村

    2020年6月20日,旗袍爱好者们撑起油纸伞,走过石板古桥,穿过青砖幽巷,人与古村的完美融合,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用手中相机定格这惊艳的瞬间.游玩之余,旗袍爱好者们还走进宗祠和古屋,了解当地&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