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华:唐山孤儿的故事

唐山孤儿的故事

河北石家庄   陈志华

  退休后的周君当奶奶了,每天带着小孙孙乐得屁颠屁颠的。那天,她坐在床边,凝视着小孙孙熟睡的样子,看着看着,她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着想着,泪水潸潸挂满脸颊。童年痛楚的回忆,不堪回首。
  1976年7月28日凌晨,那一阵阵的山崩地裂的强震后,瞬间,河北省唐山市无数座高楼大厦、平房夷为平地,有24万多人从睡梦中再也没有醒来。小君一家三口所住的砖木结构的旧平房,也未逃厄运。当小君被人们从废墟中扒出来时,所幸只受些皮外伤。她听到邻居们悄悄地议论着:“小君这闺女啊,命真够苦的,她一出生就被她妈妈抛弃了,多可怜呀,现在又成了孤儿了。”小君双眼紧闭着,可邻居们的话她听得清清楚楚,牢牢记在心底。刚刚八岁的她,现在才知道,原来她不是爸妈亲生的。她心想:我亲生的爸爸妈妈呀,你们为什么不要我了呢?想着想着,泪珠悄悄地从眼眶里爬了出来。她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撕心裂肺地哭着、喊着:“爸爸,妈妈,你们睁睁眼呀!”怎奈爸妈再也不能睁开双眼了。此刻她才知道,从此后,她再也见不到现在的爸爸妈妈了。
  是呀,小君并不是爸妈亲生的。她的爸妈都是唐山市第一陶瓷厂的职工,爸爸吴师傅是一名工程师,妈妈是一名熟练工。她的妈妈常年疾病缠身,没有生过一男半女,30多岁就病退了。她的爸妈无奈,想抱养一个女孩,并嘱咐邻居家在医院妇产科当护士的小陈为他们惦记着这事。
  1968年酷暑的一天傍晚,小陈他们医院妇产科里来了一对年轻夫妻,男的高大、英俊、帅气,温文尔雅。女的虽然是大腹翩翩,依然看出她的俊美、秀丽。凌晨两点多,年轻女人产下一个白白胖胖、一双大眼睛的女婴。当第二天早上医生查房时,却不见了那对年轻夫妇的踪影。可怜这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才两天的婴儿,还未看清妈妈的模样时,却被无情地抛弃了。这婴儿被吴师傅夫妇领养了,取名吴君,爸妈亲昵地叫她小君。小君的到来,无疑为这个家庭平添了无限的欢乐。就连整日紧锁双眉的吴师傅媳妇脸上也写满了喜悦。
  夫妻俩把小君当成心尖宝贝,他们省吃俭用,却舍得买最好的奶粉喂养小君。冬天怕冻着了小君,刚立秋,小君的妈就开始为小君缝制薄棉衣、半厚棉衣、厚棉衣,棉裤准备三四条。夏天担心热着了,小君的妈蒲扇就不离手。那真是,顶到头上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小君一天天长大了,会走路了,会说话了,当小君第一声喊妈时,她妈的眼睛里噙满了泪花。小君的爸妈真正地尝到了幸福的滋味。小君就像个跟屁虫,寸步不离地跟在妈妈身后,三四岁上,妈妈扫地,她抢过笤帚,奶声奶气地说:“妈妈,君君扫地。”妈妈擦桌子,她跪在凳子上,要擦桌子……幸福的一家三口仅仅维持了八年,这不,小君又成了孤儿,仿佛一下子从蜜罐里跌进了黄连盆里。
  7月29日一大早,唐山市第一陶瓷厂的周厂长,冒着余震的危险,来到职工宿舍区,亲自办理遇难职工的后事。当他看到哭得鼻子一把,泪一把的小君时,当兵出身,自诩为铮铮铁骨的他,竟不由得鼻子酸了。听邻居们说,小君没有了任何亲属,他当即义无反顾地收养了小君。年近知天命之年的周厂长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工作了并结婚成家,二儿子在石家庄当兵。小君的到来,成了他和家庭妇女妻子的玩玩物、开心果。吴君改名成周君。
  当天晚上半夜时分,小君突然发起高烧,周厂长抱着她和妻子一起去到医院,经医生检查让她住院治疗。周厂长的妻子陪伴着小君,前两天小君高烧不退,周厂长的妻子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小君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刚来的那些日子,小君晚上睡觉,常常从恶梦中惊醒,哇哇大哭着:“妈妈,妈妈。”小君的妈妈就一边拍着,哄着她:“妈妈在,不怕,不怕。”一边搂着她睡觉。白天,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小君妈妈爱给小君讲故事,说笑话,逗得小君咯咯咯地笑。她想着法子的给小君做好吃的,哄着小君多吃些。
  小君妈妈虽只有两个儿子,但她却十分喜欢闺女,平时看到处理花布头,她就买下来。她笑着对小君说:“小君呀,你就和妈有缘分,我买的这些布头就是给你准备的。”她把这些花布头因布制宜,剪剪裁裁做成花上衣、花裙子、花裤子,把个八岁的小君打扮得花枝招展,她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就像花蝴蝶飞来飞去。邻居们都说:“小君到了周厂长家可是享福了。”渐渐地小君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她甜甜地喊着爸爸,妈妈,周厂长和他的妻子乐得嘴都合不上。到了9月1日,小君背着妈妈给她缝的花布书包,由妈妈牵着小手,送她去上一年级。
  每天,小君放学回到家,在楼下就大声喊:“妈,我下学了。”妈妈打开房门,小君一下子扑到妈妈的怀里,妈妈搂着她问:“小君,饿了吗?妈做好饭了。”小君把书包往床上一扔,忙放下饭桌,把三个小板凳摆好。一天,小君放学回来,门开着,只是没见妈妈倚在门口等她,她跑进卧室见妈妈躺在床上,焦急地问:“妈,你怎么啦?是病了吗?”她忙双手抱着暖水瓶,倒了半杯水,慢慢地端到妈妈跟前:“妈,你吃点药吧。”妈妈接过水,一双眼圈都红了。渐渐长大的小君,有时头脑中也曾闪过一个念头,我的亲生爸爸妈妈会不会来找我呢?
  岁月悠悠,斗转星移,转眼小君已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的大姑娘了,1.68米的个头,白皙的脸庞,肤如凝脂,鸭蛋型的脸蛋上镶嵌着一双滴溜溜的大眼睛,看上一眼,准保你的目光久久地不愿移开,很养眼哦。她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她的父母暗暗思忖,两个儿子没机会上大学,企盼她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可她初中毕业后,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她却执意要跟二哥到石家庄市当女兵。父母拗她不过,只好依从了她。
  她来到石家庄市和平医院当了一名女护士,穿上女军装的小君,更显得飒爽英姿,又不失窈窕淑女的靓丽。经过两年的严格学习培训,小君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护士。她护理病人体贴入微,为病人输液扎针,一针见血。她把病号的床拾掇得利利索索,病房的地板墩得干干净净。一天,医院送来一名小腿骨折的年轻战士郑立,由小君负责护理。小君帮他倒水,为他打饭,给他洗脚,洗袜子……小君细致周到的护理,郑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偷偷地喜欢上周君了。郑立就是本市的人,家人来看他时,他总在家人的面前赞美小君几句。郑立的妈来过几次后,渐渐地喜欢上了小君,其实她看得出性格内向的儿子更喜欢小君。她和小君聊家常,她得知小君家在外地,每次来都多带些水果给小君。两个多月后,郑立出院时,塞给小君一封求爱信,信的最后写下了一句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君看了后,白皙的脸颊上须臾间飞起了火烧云。可小君并没有正式表态,一是她觉着自己年龄还小,家是外地的迟早要回老家的。二是父母含辛茹苦把她养大,他们都不在身边,她不想自己自作主张。而郑立每逢节假日,都来找小君玩。
  义务兵期满,小君复员回到了唐山老家,走之前她并没给郑立打招呼。小君回到家的第三天,正是周日的上午,突然,有人敲门,正在收拾客厅的小君打开了房门,只见郑立仿佛从天而降地站在她的面前,郑立的到来,使她措不及防。郑立轻轻地唤了她一声,:“周君。”“是你……”没等她说下去,脸上已飞起了红云。两人四目相对,缄默无言。小君的妈走出来:“小君,是谁呀?咋儿不进来呀!”“妈,是我的一个战友,他出差路过……”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小君爸爸,放下报纸站起身来说:“小君,来客人了,快请进呀。小君妈,你去买肉馅,咱中午包饺子。”小君的爸在和郑立聊天中渐渐发现了端倪,郑立根本不是小君的战友,在他再三的追问下,郑立只好道出了实情。要说小君的爸不愧是当厂长的,眼力够毒的,他看得出眼前的这个1.80的个头,待人真诚,憨厚淳朴、英俊潇洒的年轻军人,是个信得过的年轻人。特别是他掷地有声的那句话:“叔叔,阿姨,你们尽管放心,我一辈子也不会让小君受一点点的委屈的。”小君的爸倒还想得开,唯有她的妈妈,哭得像个泪人似的,她无论如何舍不得把小棉袄嫁到千里之外。小君的爸苦口婆心劝老伴,她的妈妈最后只得忍痛割爱,好不容易才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小君随郑立又回到了石家庄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每年的年休假,小君都要赶在7月28日之前休,一是为祭奠去世的爸妈,二是看望现在的爸妈。她帮爸妈收拾屋子,打扫卫生;把爸妈的棉衣、棉被,拆洗得干干净净,缝好后折叠得平平整整,放到衣柜里。她从自己的第一个月发工资开始,不断买纯毛线,给爸妈织了毛衣、毛裤、毛坎肩、毛袜子。那天,她妈试了一件驼色开襟毛衣,站在穿衣镜前,“哦,小君,你看,这毛衣穿在妈身上,不大、不小、不肥、不瘦刚刚好。”说完后,哈哈哈大笑起来。小君看妈笑得很开心,她的心里感到一丝丝的欣慰。因为在她心中清楚地记得,她到这个家十年来,爸妈为她付出得太多太多。她暗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报答爸妈的养育之恩。
  小君和郑立要结婚了,单位分给他们一间小平房。郑立把小平房粉刷了粉刷,室内立马亮堂了许多。小君把小房收拾得有条有理,单位借给他们一个两开门的旧文件柜,小君买了两块小花布,做成两个花布帘,简易又漂亮。柜子的左边放上郑立的衣服,码放的齐齐整整,柜子的右边放上她的衣服,衣服折叠得平平整整,码放的整整齐齐。小君还再三的叮嘱郑立:“立,你的衣服都放在柜子的左边,袜子在第一个抽屉里……”小君每天总是把床单用笤帚扫得平平展展,床单上看不出一条褶皱,床上的被子叠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经过部队训练出来的。经过小君的精心整理,把小房收拾得有条有理、喜庆温馨。小夫妻过着甜甜蜜蜜的日子。郑立看小君高兴时,会试探着问:“小君,你的亲生父母没有找过你吗?”“没有,小时候,我曾恨过他们,恨他们无情地抛弃了我,可有时,我也幻想过能见到亲生父母,那毕竟是血肉相连呀。哎,现在也无所谓了。不管是已双双去世的爸妈,还是现在的爸妈,虽没有一丁点血缘关系,可他们待我比亲生的还亲哪。这些年来,我与爸妈已建立了浓浓的母女、父女亲情,我虽是孤儿,可我很幸福。遗憾的是,已去世的爸妈走得太早……我现在也想通了,我的亲生父母当时抛弃我,一定有他们难以启齿的苦衷或无奈。再者说,那次大地震,也不知他们是否还在人世间。”郑立的父母就两个儿子,他们把儿媳小君当成自己的闺女看待。第二年,小君有了一个儿子,由婆婆带着。小君对双方的老人都很孝敬,常回家看看。
  悠悠几十年,沧海变桑田。郑立复员后在机关干了几年,就下海经商了,现在已是一位大企业家了。周君在事业单位工作,年逾知天命的她已退休,在家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
  周君想到现在幸福的生活,抹了一下脸上的泪痕,脸颊上荡起了甜蜜幸福的笑靥。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陈志华,笔名:陈杉,退休教师,老三届知青。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理事。自幼 酷爱文学,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出版《杉树情怀》、《相逢一笑春满怀》、《幸福靠自己》三部散文集,一部长篇小说《一生情未了》,共发表文学作品共计150余万字。曾获国家级、省级文学奖数十篇。自2017年至今已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文中一百余篇。现任石家庄市第十中学“文曲社”(文学团体)校外辅导员。第三届河北省省会“阅读达人”。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0)

相关推荐

  •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ba 爸 ba 爸 ma 妈 ma 妈 我 想 对 你 说 ----- 我 在 郑 商 挺 好 的 在家时 远方是湖畔的松竹林 是天边的彩虹 开学后 思念是相隔千里的家乡味道 是那一句熟悉的唠叨 是那 ...

  • 郑占荣《律诗专辑》| 仙山俗客《摄影题诗展》

    (插图系仙山俗客摄影作品) 郑占荣作品   七律·"20后"夫妻携手战疫援藁城 同踏征程负重担,齐来险地战毒烟. 手机未点心相系,拭子采集情互联. 常念三孩多寂寞,更忧万户共平安. ...

  • 突发!唐山发生地震!多地有震感

    广州消防 刚刚 河北唐山4.3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震中当地震感强烈天津.北京等地亦有震感 ↓↓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4月16日16时6分,在河北唐山市滦州市(北纬39.75度,东经118.71度)发 ...

  • “钢铁之城”唐山市——将拥有9个高铁站

    唐山市,河北省地级市,提到唐山市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唐山市是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城市,在改革开放之前,唐山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城市之一,当时的经济是比较强大的,即使到现在提到唐山想到的也是重工业城市,还有就是 ...

  • 高淑霞 | 《谁是凶手》(10-11)

    第二天上午,郑然,来到了S大饭店.在音响班,找到了哥哥的同事柳建斌. 郑然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带着同学上这里找哥哥.在哥哥的音响室里练唱歌.哥哥和柳建斌是同事,也是好朋友.那时候他们都年轻,他们把郑然当 ...

  • 【新书签·124期】迁安人物:徐春瑞

    [语录]有关兴趣的问题毋须争论.--古罗马 ◎迁安人物/徐春瑞 ◎学生作文/田一淇 ◎古韵新词/蔡之山 ◎诗人作品/张瀛月 ◎散文天地/杨   莉 ◎迁安人物 徐春瑞,1947年出生于迁安市岚山高庄村 ...

  • 丈夫一辈子都不敢辜负她

    一张聚焦于生活里的智慧.温暖的桌子 我爸和我妈第一次见面就遭到了嫌弃. 那年,我妈身姿婀娜,容貌秀丽. 我爸虽然长得周正,但他遗传了爷爷,头发过早谢顶,使得二十八岁的他看起来足有三十五六. 我妈被外公 ...

  • 【第二届“望安杯”全国征文大赛025】杨庆义||感恩妈妈的土布衣(散文)

        主编:非   鱼 今朝衣服年年换新,昔日截然不同.       我的家乡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镇,盛产棉花,我儿时就有条件穿土布衣而长大的.在我幼年身体成长简史中,感恩地记着母亲亲手纺线.织布.制 ...

  • 陈志华:武则天与上官婉儿的传奇故事

    武则天与上官婉儿的传奇故事 河北石家庄   陈志华 话说,大唐皇后武则天驾车赴东都洛阳,路上突遇刺客行刺,只是刺客并未得手.一天,一女子前来禀告,她知道刺客的下落,说话间,她却持匕首向武则天刺去,故而 ...

  • 陈志华:白雪纷纷何所以

    白雪纷纷何所以 河北石家庄   陈志华 记得去年四月中旬那天清晨,我去公园晨练.刚一走出楼道口,哇,今天真是一级天气,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温煦的阳光扑面而来,仿佛是初夏轻轻地来在身边. 一路之上,偶尔 ...

  • 陈志华:假如世上有如果

    假如世上有如果 河北 陈志华 十年前的那个除夕之夜,窗外,鞭炮齐鸣,各种礼花竞相绽放,把整个夜空装扮得繁花似锦.五彩缤纷.窗内,孤单影只的她,不由得想到,此刻,别人家都是阖家团圆,欢天喜地地吃着美味佳 ...

  • 陈志华:又忆那年清明节

    又忆那年清明节 河北石家庄   陈志华 春天悄悄地走来了,风和日丽,阳光明媚,让人的心情也明媚了几许.人们脱去臃肿的冬装,换上漂亮的春装,走出门去春游. 蓦然想起,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快要到了.每年的清明 ...

  • 时代诗人||【丹阳记游】◆陈志华

    作者简介 陈志华,江苏如皋人,1967年12月出生,正高级教师. 丹阳记游(组诗) 一.往 丹阳未见向丹阳, 长桥轻盈越大江. 东风吹雨洗微尘, 曲折阴里九里乡! 二.季子像 在世德行世未解, 崇敬只 ...

  • 陈志华:珍贵的无形资产

    珍贵的无形资产 河北石家庄   陈志华 那日早上我晨练回来,刚上电梯,只见我们单元的保洁员在电梯里用抹布擦拭着电梯壁,她笑眯眯地说:"大姐,挣钱回来啦?"我随口说一句:" ...

  • 陈志华:情系红歌

    情系红歌 河北 陈志华 前些年初夏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歌王".我称他为"歌王",其实,他并不像蒋大为.阎维文等能唱出那么悠扬.悦耳的歌曲,更不 ...

  • 当代诗人‖【陈志华诗歌精选】

    作者简介 陈志华,江苏如皋人,1967年12月出生,正高级教师. 陈志华诗歌精选 德润春风,教化有道 (朗诵诗) 题记:<道德经>涵养中国文明,其对教育的启迪可谓深刻.在弘扬中国文化的今天 ...

  • 陈志华:温馨在疫情中荡漾

    温馨在疫情中荡漾 河北 陈志华 2021年年初,我们终于送走了不平凡的2020年,迎来了喜庆的2021年.哪成想,快活的日子没过几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悄无声息地降临到石家庄人的身边,石家庄按下了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