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了!1200欧的奖学金够不够生活?

公派生每个月1200欧到底够不够吃喝开销?

公派规定是负担一次往返机票,按季度每月1200欧。有一些人长期吵着涨奖学金,理由是不够花,特别是部分来自慕尼黑汉堡的表示不够。

言必称房价高,真的有那么高吗?慕尼黑汉堡一个WG大约多少钱大家心里有数,扣除房租,就是交通费,吃饭,通讯费,再加上一些生活必需品。1200欧在这些城市不够花吗?

还有人说,手头没有余钱没有安全感。我真无语,作为一个学生,国家以奖学金的形式给钱吃住行资助读书,你还要国家给你余钱,让你有安全感。现在的人都这样了吗?

还有人说,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我去!奖学金要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买单吗?每学期来个一两次旅游,钱也要国家给?买高档化妆品高档服饰也要国家给钱?动不动下馆子高大上也要国家给钱?

德国的华人留学生大部分都是自费出来读书的,已经毕业的还在上学的,各个城市的,大家都有经历,1200欧在德国够不够花,大家都心知肚明。拿着奖学金还腆着脸说1200欧不够花的,不知道会不会害臊。

俗话说,人心是最难填满的。有些人读了书,却不懂得感恩,贪婪。为他们感到可惜。

大家各抒己见

理解LZ的愤怒,也理解公派的无奈,1200肯定是够生活了。可国内房价哗啦啦涨,干啥都得趁早,看人就是看钱,娶个LP都要车房彩礼。公派出来的好歹资质不会差,读博又费精气神,人家大好青春也就这么几年,干点啥都挣得比1200多,耗在学术上拿这点钱,说不好听点,连LP都娶不上。说到底,还是社会太功利,生存压力大,让人没办法安下心来做学术。

05年我去慕尼黑读书的第一个月住私房,是一个大house 割下来的,我的那个房间是个客厅,前后都是门通着的,被房东砌了堵墙挡住。房间大概20平,只有一张床和一个写字台,全包405欧一个月。慕尼黑的博士应该不能住学生宿舍。这么多年房价涨的,1200是不多,够是够了,不过基本上也剩不下来。而且跟拿工资的比,奖学金是有点少。不明白楼主愤怒什么。

每个人消费习惯不同,同样的钱有人觉得够,也有人觉得不够。我前面都说了,够不够都没啥好讨论的。奖学金也是一种协议,既然事先接受了协议,就别现在抱怨钱少。但拿到奖学金也不用感恩戴德吧?如果还有绑定的服务条款,人家也不是白拿钱了。

能够拿国家资助出来读书的,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议论“公费生抱怨钱不够花”,这要看那个公费生说话的场景和语气。也许人家是在“自谦”,说自己能力有限、挣钱也不多,让没有拿到资助的同学心里平衡一些。毕竟,在德国勤劳一点,也能挣到跟奖学金差不多的工资。奖学金的也是通过认真学习和勤奋工作赢得的,跟通过勤奋工作获得的工资,实质是一样的,不过多了一项荣誉在其中。

奖学金来源不同,金额不等,其目的都是资助学生没有“经济压力、顺利完成学业”的。抱怨奖学金不够用的人,可能不少。想用奖学金享受生活的人,肯定不多。这就是挥霍纳税人的血汗,这种想法是相当幼稚的、没有责任感的。

生活中花钱的地方多着呢,有多少钱,想花都花的出去。能合法挣来钱,就随便花好了。无论是否有奖学金,想享受高水准的生活,都只能通过努力读书会实践提高文凭和能力,早日在职场取得成功,安心挥霍自己的劳动所得!

女生肯定绰绰有余,但是男生肯定不够。

公派生奖学金都1200欧了?30年前公派生奖学金是800马克,也没人说不够, 节约的话,每月还能节余个两三百马克, 可见通货膨胀还是满厉害的。

几年前,有公费留学生还能用剩余的奖学金,每月供房。

这有啥好讨论的?定了1200就是1200,你管他够不够的?从没听说奖学金还保证管够的这个候选人愿意接受就接受,不接受还有别的候选人。奖学金也有各种类各金额的,不满意这个可以申请其他的。拿不到奖学金,自费的也大把。

1200欧元对于大多数地方应该是够了。特别是1个人的话。省一点在一般地方,一家都够了。

微信号:www-dolc-d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