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地灶锅
相关推荐
-
老家的土灶
老家的土灶 东山项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子,过去农民家家户户都用土灶烧菜做饭. 一方灶台,承载了一个家的温暖,也见证了母爱的伟大.以前对那再熟悉不过的灶台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可是近来回老家看到坐落在角落里的 ...
-
张国玉丨致我的父亲母亲
那天雪下的很大,从午夜下到清晨,从清晨下到傍晚-- 那天,母亲难产,屋子里年轻的母亲已经煎熬了整整一个晚上了,阵痛一波接一波,从未停歇.奶奶喊叫着16岁的三叔爬上窑顶一遍又一遍的灌水,一遍又一遍的祷告 ...
-
程子恩作品:祭灶
祭灶 文.程子恩 "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贼祭六". 这是小时候孩子们经常唱的歌谣.前两句意思是说官宦之家腊月二十三祭灶,普通百姓二十四祭灶.后两句就是民间俚语,互相开玩笑之用 ...
-
王君:关于母亲的全部记忆
2020年第155期||总第586期 艺海风│586期 关于母亲的全部记忆 王 君 记忆深处,那一幅画面定格成了永恒. 母亲躺在地上,被一张麻纸苫住的脸上看不清表情,我想应该是安详地睡着了.引魂灯忽 ...
-
【灵璧记忆】那些年灵璧一些老锅屋藏着的故事
老锅屋里藏着的故事 文 ∕王潘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们农村在堂屋前面的一侧,家家户户都盖着一间"厨房",大家都叫锅屋,面积只有十来平方的大小,最早的锅屋建构是在堂屋的墙体上按照一 ...
-
【灵璧记忆】那些钯锅钯碗的技艺,灵璧年轻人是看不到咯
锔匠 文/乡村农夫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钯碗,钯锅,钯黄盆.锔大缸喽--.我小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这样吆喝 "锔活"也分粗细,"粗活"是指民间钯碗.钯祸.钯黄 ...
-
浅谈“灵璧记忆”
农村人说农村事 文/叶紫 浅谈[灵璧记忆] "记忆",顾名思义是过去式,那么"灵璧记忆"肯定要受到区域空间的限制,重点要体现灵璧的历史. 据悉,县政协下发一 ...
-
关中农村记忆——倒铝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锈钢锅具进入寻常百姓家,传统的铝锅渐渐从城市家庭中消失,过去走街串巷倒锅的吆喝声早没了踪影,相信不少农村的家庭都有这么一口"铝锅"吧? 倒铝锅是一种传统的 ...
-
灵璧记忆中美食:炒花子
炒花子 文/姜德臣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自制食品中,最能追思往事的一项是炒花子.炒花子也叫炒苞米花.玉米花或者炒玉蜀黍花.所谓炒玉米花就是将晒干精选后的饱满玉米颗粒与草木灰或细沙土混合放到开口的普 ...
-
舌尖上的记忆:砂锅粉
20多年前,我在凤冈读师范的时候经常去吃砂锅粉. 那个时候,学校安排有见习.时间大多数是一个周,有时候一个学期有两次以上,安排的地点大都是在龙泉二小.从龙泉二小出来是一个巷道,巷道的门口就是卖砂锅粉的 ...
-
关于灶锅的那些事
灶 锅 回 忆 " 在灶火旁吃饭或许是一件极为惬意的事 今天芋头要走回忆路线 讲一讲关于灶锅的故事 每次回故乡,蹲在铺满尘埃的灶锅边,摸摸灶台,拉拉风箱,风箱沉闷凝滞的声音,顷刻间使我晕眩, ...
-
灵璧记忆:大脚新娘之死
邵明宣作品 大脚新娘洞房失踪 文/抱璞斋主 妇女缠足裹小脚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那历史的沉渣还不时地在一些老人的记忆中泛起.那些耄耋之年的老妪中,偶尔还有走路扭扭捏捏的小脚者,人们把她当作村子里 ...
-
灵璧记忆:俺奶
奶 奶 文/王新 奶奶姓吴,没有名字,因为身体稍胖庄里上人背地里都叫她"老胖".小时候但凡遇到不认识我的人就会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旁边人会是说"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