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手握重兵,为什么一点反叛称帝的心思都没有
相关推荐
-
太平天国系列(101)—围攻天京2,洪秀全惊慌失措一日三诏李秀成
湘军主力曾国荃陆师彭玉麟水师,仅以三万人马,从1862年3月到5月的短短的七十天里,行走数百里,攻破太平天国自安庆至天京间的重重关卡,势如破竹,到达天京城下.这完全出乎老谋深算的曾国藩的预料.湘军顺流 ...
-
曾国藩手握百万雄兵,为何不称帝?
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县人(今属双峰县),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进京赶考,二十八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以后,他一步一个台 ...
-
慈禧欲除掉手握重兵的曾国藩,谁知曾国藩更狠,直接杀一两江总督
清朝和其他王朝比起来,"封而不藩"的制度占了很大的优势.不过清朝在顺利削藩后虽不再有藩王,也没有像唐朝那般设立节度使等职位,但却是有着封疆大吏来掌管地方一大区域的军政事务,两江总督 ...
-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为何不救援?
道光三十年正月刚过,道光皇帝便一命呜呼,将大清国这个烂摊子留给了自己的继承人咸丰皇帝,当时的清朝可谓内忧外患,各地百姓小规模起义不断,军队镇压不力,而外面的列强则是虎视眈眈.尤其咸丰皇帝继位之后,洪秀 ...
-
曾国藩手握30万雄兵,为何不自立称帝,反而要在慈禧猜忌下裁军?
晚清时期,太平天国的战斗力曾一度惊动朝野.从金田起义开始,太平天国运动像熊熊烈火,以摧枯拉朽之势从江北往江南蔓延,并且所向披靡,连清政府在天京东郊和扬州建立的江北江南两座大营,也被太平天国围歼. 早在 ...
-
慈禧打算除掉手握重兵的曾国藩,可曾国藩更狠,直接暗杀两江总督
说到清末第一重臣,应该非曾国藩莫属.此人门生故吏遍布晚清整个官场,清末几个大人物如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或是他的学生或是他的至交好友.可以说,整个晚清官场,曾国藩的势力占了大半壁江山. 此时清朝的 ...
-
手握重兵却不篡位,曾国藩是真的甘为人臣吗?
很多人在回顾历史,特别是晚清时代,往往会替曾国藩感到惋惜,惋惜他手握重兵,却不像袁世凯一样篡位.到底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呢? 一.曾国藩手握重兵,却拒绝造反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迅速蔓延整个南 ...
-
康熙一个被忽略的儿子,手握重兵却不参与“夺嫡”,最后活到78岁
引言 康熙,作为人类历史上在位时间仅次于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君主,他的一生几乎可以用波澜壮阔来概括,康熙所承接的年代恰巧是清朝在中原统治走向繁荣鼎盛的时期,因此,他的作用在历史 ...
-
康熙最放心的一位亲王,手握重兵也不会造反,一世兄弟情深
爱新觉罗·福全,清朝宗室.将领,顺治帝次子,康熙帝异母兄,庶妃董鄂氏即宁悫妃出.福全幼时,顺治帝问其志,他说:"愿为贤王."于是顺治皇帝封了康熙为太子,起初顺治在玄烨.福全两人之间 ...
-
作为秦国的长公子扶苏,手握重兵30万,为何一见圣旨就自尽而死?
对于秦国长公子扶苏手握重兵却甘愿自尽而死一事还得从扶苏和他的父亲秦始皇的关系上说起. 有人说他们不就是父子关系吗?是的,扶苏的确是秦始皇的长子,但此处说的是扶苏作为长公子是否是秦始皇心目中的未来继承人 ...